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学校公德教育及其价值.pdf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学校公德教育及其价值.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学校公德教育及其价值 薛小娟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国战略机遇期执政党建设的主旋律,也是我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策略和 实现途径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我们认为加强公德教育,对建立一个民 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坚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 会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从“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看,“和谐社会”既 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也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既是社会运筹得 当的社会,更是行为规范的社会。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 结构分化,我国长期来以农村和家庭为主体的社会形态正向以公共生活为 中心的社会形态转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更需要通过公德规范来调节,社会公德在实现人与其生态环境间的动态平 衡、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 作用尤为突出。 一、对当前学校公德教育的反思 当前,青少年公德意识薄弱、公德行为不良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担忧。课桌上布满 “伤痕”斑斑点点,墙壁上粘着 皆是鞋印、球印,公物损坏严重,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吵闹,公共场所乱 丢、乱写、乱贴、乱泼,偷窃、欺骗、逃学和离家出走,迷恋游戏,暴力 等行为在中小学生中屡见不鲜。数据显示: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共 财物、不爱护公共环境、不尊老爱幼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在中学生中普 遍存在,据《海峡都市报》的调查,41.8% 的青少年表示自己经常会无意识 违反社会公德。这说明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他们的公德意识呈现下降趋势。 青少年公德水平的下降与学校公德教育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思 想上看,长期以来,重私德轻公德的儒家伦理一直潜在地甚至直接影响着 学校的道德教育。我国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典型的以家庭为耕种单位的小农 经济社会。在这样一个以家庭为中心、社会公共生活不发达的“差序格局” 社会里,人们以自我为中心建立社会关系网络,其道德要求是从 “己”推 及至家人,再推至朋友,相应的道德要素是孝悌和忠信。“孝悌也者其为仁 之本欤”;“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弟 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里的孝、悌、忠、信都 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所以,梁启超指出: “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 其一端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 德殆阙如。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吾国民之木铎,而道德所从书者 [1] 也。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一焉。” 人们在重视慈孝友悌 的家庭私德,甚至因此形成了很有特色的悠久伦理传统的同时,往往又流 露出相对轻视社会公德的伦理倾向,以至一些基本的公德规范,如诚实守 信、公正守法、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务等,在道德 领域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时甚至受到漠视。 从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看,涉及公德教育的内容很少。我国政府颁 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对学生承担家务、 生活节俭、尊重和体贴父母、关心照顾长辈和兄弟姐妹等均作出了较详细 的规定,但有关公德的条款和内容并不多。当然,公德和私德有不少内容 121 是交叉的,在这里我们不想把私德和公德截然分开,因为任何行为不管是 在公共场域还是私域,都具有公德和私德双重规定性,划分公德和私德, 应该说只是学理上的抽象。但如果我们以私德类推公德,那就是以私德否 定公德,以思想裁剪现实了。事实上,在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尤其是道 德行为训练中,公德和私德不分已造成了不良后果。如:不少中学生有良 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但公共卫生习惯极差,有的中小学生尊敬自己家里的 老人,但不尊敬家庭以外的老人,有的中学生勤俭节约,但不知爱惜公共 财物等等。因此,我们不能只重视学生在家庭及私人生活中的良好行为习 惯,更不能期望以私德来外推公德。即使人人独善其身,也不等于公德良 好。况且,独善其身的私德在公共领域可以说是被动性质的。没有积极主 动的公德教育,社会道德就不可能发展。 从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看,不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尤 其是带有功利主义倾向的 “务实”现状也是导致青少年学生公德滑坡的重 要原因。在发挥道德教育功能、实现道德教育目标、争取道德教育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