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应对措施.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贫富差距应对措施 社会发展规律证明,调节贫富差距最根本的对策当然是努力发展生产力,尽快 将国民经济的蛋糕做大,为全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这个大前提下, 调节贫富差距的基本对策还应有下述方面: 一、加强对公共产权收益的管理,实现全民所有资源产生的收益为全民共享。 公共产权(资源)属于全民所有,公共产权(资源)收入是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 部分。财政应改变这种只重税收的观念。应创新制度,将公有制背景下的公共 权(资源)收益明确为各级政府所有,一方面可以限制目前一部分人不合理的高 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政府可通过非税收入形式充实财政收入来源,筹集更多的资 金用于低收入者的保障。改善公共消费角度为社会提供托底性保护。政府有责任 保证公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一是实施社会救助,保障贫穷者的基本消费。对于大 量的低收入者而言,社会救助属于兜底性的社会保护,可以确保其基本生存状态 不至于恶化到难以生存的地步。二是保障基本公共生活需求,防止由此造成的绝 对差距。 二、保护合法收入。应继续坚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的政策,只要是合法致富, 就应保护。绝不搞劫富济贫和平均主义。对已经合法富起来的私营企业者及其他 人员,应鼓励他们大胆投资,积极创业。目前,应考虑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条款写 进宪法,从法律上支持人们合法致富。应坚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初次分配注重 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凡能创造出效益的企业,就有权利增加收入,提高企业整 体的收入水平;凡能创造出效益的个人就应给以重奖,真正贯彻多劳多得、少劳少 得的原则。应当看到:人民群众怨气最大的不是那些劳动致富的富有者,而是那些 非法牟利的黑色富有阶层。所以,那种为调节贫富差距,连合法致富、劳动致富都 加以限制的做法是错误的。 三、取缔非法收入。应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依法严惩走私、贩毒、黑社 会势力、权钱交易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坚决没收黑色富有阶层的非法收入,坚决 取缔各种形式的权力经济、违法经济和犯罪经济。应在理论上承认, 目前在我国, 腐败分子是危害性最大的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敌对分子。腐败与反腐败的斗 争是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典型表现。从苏联垮台的经验教训看,一定数 量的党政官员腐败,急于洗钱,是社会主义苏联垮掉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对腐败 分子要坚决打击,决不能姑息迁就。惟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才能 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整顿不合理收入。要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堵塞制度漏洞和 政策漏洞,使灰色收入不再有形成的土壤。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要保证社会 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必须堵塞组织资源和公共权力可以生财的渠道,防止党政高 级官员利用手中的组织资源和公共权力成为最富有的阶层。惟有如此,才能创造 出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将贫富差距控制在人民群众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五、调节过高收入。战后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征收高额累进的个人收入所 得税、遗产税等,对于调节贫富差距非常有效。为此,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成 功做法,加大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征收力度, 在完善税收收入职能的基础上,应兼顾 税收的调节职能。一方面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税赋制度,保证纳税比率与人们的实 际收入挂钩;另一方面要通过税收的再分配,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使低收 入者的生活得到保障。严格实行高额累进税,并尽快开征遗产税。通过这些办法, 限制过高收入,合理合法地“劫富”济贫,调节收入差距。需加说明的是,随着我国 人民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我国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亦需相应提高。只有这 样,方能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如果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仍维持在月收入 800 多元的基点上不变,其结果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劫贫”济富。 六、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 震器”和维护社会公平的 “调节器”,能够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在建立起良好的个人收入分配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按照广 泛覆盖、共同负担、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包括养老、 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 保障覆盖面,着力解决社会保障待遇差别过大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 富差距相对大一些在所难免。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贫富差距应存在于所有社会 成员基本生活保障体制均已完善的基础上。当前,我们要努力贯彻党中央、国务 院的指示,确保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失业下岗职工的失业救济金 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城市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