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疾病知识精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浸润性肿瘤大于2cm 淋巴结阳性 激素受体阴性 HER-2阳性 组织学分级3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2015 激素依赖性肿瘤:正常乳腺发育需要雌、孕、雄性激素的协调作用。乳腺发生癌变后可保留部分或全部激素受体功能,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促进乳癌细胞生长的主要激素是雌二醇(E2),其次是雌酮(E1)。 内分泌治疗的目的就是要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或拮抗雌激素。 辅助内分泌治疗适应症:激素受体ER和(或)PR阳性患者 定义: ER: Estrogen Receptor雌激素受体 PgR: Progesterone Receptor孕激素受体 HR:Hormone Receptor,激素受体 ER或PR中任何一个为阳性,即可说:HR+,激素受体阳性 与预后的关联: 一般认为,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的预后比阴性好 非药物治疗: 手术 切除卵巢、肾上腺、垂体 放疗 照射双侧卵巢 药物治疗: LHRH (下丘脑) 绝经后 绝经前 促性腺激素 (FSH + L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肾上腺 脑垂体 雌激素 雄激素 雌激素 外周转换 卵巢 下调LHRH 受体 (芳香化) 芳香化酶抑制剂 SERM SERD 阻断雌激素合成,降低雌激素水平 代表药物:LHRHa (戈舍瑞林)、AI (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 部分阻断雌激素受体活性(SERM) 代表药物:三苯氧胺 全部阻断雌激素受体活性(SERD) 代表药物:氟维司群 其他作用机制 代表药物: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 发生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发展 浸润与转移 分子分型和分期 预后 治疗 发生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发展 浸润与转移 分子分型和分期 预后 治疗 根据2012年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 2012),预计2012年全球新诊断乳腺癌1,670,000例,乳腺癌死亡522,000例,分别占全部肿瘤的25.1%及14.7% Age - Standardized Rates (ASR): 东亚:27.0/100,000 西欧:91.1/100,000 北美:91.6/100,000 亚洲地区发病率持续增长,主要与经济相关(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 中国内地除经济增长因素外,还存在自19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生育率降低、母乳喂养率降低等原因. 乳腺癌流行病学 * Huang Z et al. Ann Oncol. 2016 Feb 18 pii: mdw069. [Epub ahead of print] 中美女性乳腺癌年龄特点 中国乳腺癌中位诊断年龄45-55岁,但中位年龄在增长(美国64岁) 发达城市(上海和北京)数据显示:乳腺癌两个发病高峰在 45-55 岁和70-74 岁 年龄65岁 年龄≥65岁 中国(2030) 中国(2020) 中国(2008) 美国(2008) 年龄分布(%) 0 20 40 60 80 100 27% 73% 21% 79% 17% 83% 43% 57% Fan L, et al. Lancet Oncol. 2014 Jun;15(7):e279-89. *2014年发表在Lancet Oncology上的综述,从中国乳腺癌流行病学、诊治情况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对中国乳腺癌现状进行分析 隐匿期:6-12 年 癌前病变、隐匿癌:20% 癌前病变 发生率 相对风险 正常上皮 1 单纯增生 30-55% 2 不典型增生 5.2-12% 4-6 原位癌 1-2% 10-12 发生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发展 浸润与转移 分子分型和分期 预后 治疗 激素因素: 月经情况:初潮,绝经 生育与哺乳:初产年龄35岁 激素替代 遗传因素:一级直系乳腺癌史 乳腺良性疾病: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 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移民;肥胖;高热量饮食 电离辐射 患癌亲属 相对风险 母 1.7-4 姐/妹 2-3 姐/妹,在绝经前发病 3.6-5 姐/妹,在绝经后发病 2 姐/妹,在40岁前双侧发病 11 姐/妹和母亲 2.5-14 姐/妹和母亲,在绝经前双侧发病 39 二级亲属 1.4-2 三级亲属 1.35 筛查人群:女性40岁开始,高危人群(明显遗传倾向,不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可提前到20岁。 筛查手段:X射线检查,临床体检,自我筛查,超声检查,乳腺磁共振(MRI)检查。 发生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发展 浸润与转移 分子分型和分期 预后 治疗 可触及: 浅表肿块:1cm 深部肿块:2cm 钼靶摄片:1cm 肿瘤大小与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提前12个月发现肿瘤可以使转移减少1/3 区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