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人际吸引原则和爱情.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际吸引的规则 ? 规则 7 你朋友中是否有与你不同的人? (五)互补原则 ? 互补的差异也会产生吸引力,当交往双方 的需要和满足 ? 途径正好互补关系,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 也会增加。 ? 关怀 - 依赖 ? 自信武断 - 优柔寡断 总结:人们喜欢什么样的人 ? ☆我们熟悉的人 ? ☆我们身边的人 ? ☆有技术、有才干、有能力,但又不是 完美无缺的人 ? ☆外表吸引力高的人 ? ☆具有令人愉悦的个性品质(真诚、通 二、爱 情 ? ★ 什么是爱情 ? ★ 常见的爱情困惑 1. 爱情主要特点: 1 )在 男女之间 产生的。 2 )生理、心理达到相对成熟时产生。 3 )包括性的需要,不等于纯粹的精神之恋。 4 )爱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爱情的定义 : 爱情是指心理成熟达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强烈的人际吸 引。 (一)什么是爱情 2. 爱情三因论 ? 爱情三因论 : ? Sternberg (1986) 认为,爱情由三种不同的 成分组成: ? 亲密 (intimacy) :是指关系中亲近、温暖的感觉。也 存在于较深的友谊关系中。 ? 激情 (passion) : 浪漫与情欲。 ? 承诺 (decision/commitment) :长期的忠诚。 ? 三种成分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是不同的。 不同类型的爱情关系 完美的爱 = 亲密 + 激情 + 承诺 喜欢 = 亲密 浪漫的爱 = 亲密 + 激情 友伴的爱 = 亲密 + 承诺 空洞的爱 = 承诺 迷恋的爱 = 激情 荒唐的爱 = 激情 + 承诺 3. 爱情类型 加拿大社会学家约翰李( J. A .Lee )基于 人们在爱情中的不同行为表现将男女之 间的爱情分成六种不同的爱情类型。 ◆浪漫爱 -- 以“一见钟情”为典型。“当 我一触到他(她)的手,我便知道爱情 已经降临。” ◆占有爱 -- 他们会说“当爱人稍不留意我, 我便痛如刀割。” ◆朋友爱 -- “ 最好的爱情是从友情中培养出 来的。” 3.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Romeo Juliet effect ): ? 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 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 此更加牢固。 ? 当人们被迫做出某种选择时,他们对这种选 择会产生高度的抗拒心理,而这种心态会促 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 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 (二)恋爱方面的困惑 ※ 初恋时,我们怎样读懂爱情? ※ 爱要如何说出来? ※ 如何拒绝不喜欢的追求者? ※ 选择什么样的恋人? ※ 如何保鲜爱情? 困 惑 一 ? 初恋时, ? 我们怎样读懂爱情? ? 爱情和喜欢的区别? 爱情 = 喜欢? ? 喜欢与爱情是两种既相互密切关联但又各不 相同的情感。 ? 喜欢 爱 ? 受现实评价吸引 较多幻想 ? 平静的情感 狂热 ? 无情欲需求 情欲 ? 可共享 独占、排他 与喜欢不同,爱情有如下三个最重要因素: ①依恋。 卷入爱情的恋人对伴侣有着高度的依恋 感,尤其在孤独时,会特意地去寻求伴 侣的伴同和宽慰,而别人不能有同样的 慰藉作用。 ②关怀与奉献。 恋人之间彼此会高度关怀对方,愿意为 对方不计回报地付出。同时感到让对方 快乐和幸福是自己的责任,并且对对方 的不足表现出高度宽容。 第五章 人际吸引 七嘴八舌 ? 同学们,请你们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你们喜 欢什么样的人 主要内容 ? 一、人际吸引的规则 ? 二、爱情 人际吸引 ? 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 欢。 一、人际吸引的规则 ? 熟悉效应 ? 临近效应 ? 个人特征 ? 相似规则 ? 互补规则 人际吸引的规则 ? 规则一 两看是否会生厌? (一)熟悉效应 ? ☆也称曝光效应,即熟悉引起喜欢。某个 人经常出现在面前,就会增加你对他的喜 欢程度。 ? ☆为什么会产生熟悉效应?熟悉效应具有 适应意义。 ? ☆熟悉效应具有选择性。 (一)熟悉效应 ? 熟悉引起喜欢 ? 扎琼克( R. Zajonc , 1968 )向学生们展示了他人的面部照片,有些 图片被呈现达 25 次之多,有些则仅仅被呈现一两次。结果发现,一 个人的照片被呈现次数越多,被试对照片就越喜欢,对照片上的人 也是越喜欢(见下图)。 2 2.5 3 3.5 4 0 1 2 5 1 0 25 呈现次数 喜 欢 程 度 图中为加拿大前总理 Paul Martin, 他更喜欢他所熟悉的镜子中的形象 ( 左 图 ), 而不是他实际的形象 ( 右图 ) 。 (一)熟悉效应 ? 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 反面 中性 正面 -3 -1 1 3 5 0 1 5 10 呈现次数 评 价 变 化 人际吸引的规则 规则二 你最好的朋友是谁? A 同学 B 邻居 C 网友 D 十万八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的人 (二)邻近效应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