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下册复习提纲重点版(华南理工).doc

生物化学下册复习提纲重点版(华南理工).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九章 代谢总论 物质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从物质代谢来说,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生物大分子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步骤,转变为教小的、较简单的物质的过程。 合成代谢——生物体利用小分子或大分子的结构元件合成自身生物大分子的过程。 能量代谢:在生物体内,以物质代谢为基础,与物质代谢过程相伴随发生的,是蕴藏在化学物质中的能量转化,统称为能量代谢。 第二十章 生物能学 一、名词解释 高能磷酸化合物:机体内有许多磷酸化合物,当其磷酰基水解时,释放出大量的自由能。 这类化合物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高能键:高能磷酸化合物分子中的酸酐键,能释放出大量自由能,称之为“高能键”。 二、高能磷酸键化合物及其他高能化合物的类型 (一)磷氧型 1、酰基磷酸化合物 (1)乙酰磷酸 (2)氨甲酰磷酸 (3)1,3-二磷酸甘油酸 (4)酰基腺苷酸 (5)氨酰腺苷酸 2、焦磷酸化合物 (1)焦磷酸 (2)二磷酸腺苷 3、烯醇式磷酸化合物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二)氮磷型 胍基磷酸化合物 (1)磷酸肌酸 (2)磷酸精氨酸 (三)硫酯键型 活性硫酸基 (1)3’-腺苷磷酸5 (2)酰基辅酶A (四)甲硫键型 活性甲硫氨酸 第二十一章 生物膜与物质运输 一、名词解释 被动运输:指物质从高浓度的一侧,通过膜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方向跨膜运输的过程,是不需要消耗代谢能的穿膜运输。 主动运输:指物质逆浓度梯度的穿膜运输过程。需消耗代谢能,并需专一性的载体蛋白。 协同运输:小分子的跨膜运送大都是通过专一性运送蛋白的作用实现的。 如果只是运输送一种分子由膜的一侧到另一侧,称为单向运输; 如果一种物质的运输与另一种物质的运输相关而且方向相同,称为同向运输。 方向相反则称为反向运输,这二者又统称为协同运输。 Na+,K+—泵:Na+、K+-泵实际是分布在膜上的Na+、K+-ATP酶。 通过水解ATP提供的能量主动向外运输Na+,而向内运输K+ 。 每水解1分子ATP,向外运输3个Na+,而向内运输2个K+ 。 Ca+—泵:Ca2+泵即为Ca2+-ATP酶, Ca2+泵主动运送Ca2+到膜内是通过水解ATP提供的能量驱动的。 每一分子的ATP酶每秒钟大约可水解达10个ATP分子。 每水解一分子ATP运送2分子Ca2+ 。 基团转运:一般来说,物质通过膜运输时不需进行化学修饰,但有些糖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进行磷酸化反应加入一个磷酸基团,以糖-磷酸的形式才能通过膜,称为基团运输。 三、Na+,K+—泵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Na+、K+-泵的作用机制,人们普遍接受的是构象变化假说。 正常状态下Na+、K+-ATP酶(E1构象)在Na+,Mg+存在下可将ATP磷酸化,形成中间体E1-P,与Na+有关的蛋白磷酸化导致酶的构象发生变化,使Na+运输至细胞外,酶的构象也随之变为构象E2-P。 其后E2-P中间体在K+存在下,ATP酶进行去磷酸化导致酶的构象发生变化(E2),使K+运输入细胞内,ATP酶经去磷酸化作用等步骤后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E1。 因此,在Na+ ,K+分别向膜内和膜外运输的过程中,运输蛋白ATP酶经历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而酶本身的构象变化调节着Na+和K+的运输。 第二十二章 糖酵解作用 一、名词解释 糖酵解:是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ATP生成的过程。 是一切有机体中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途径。 酒精发酵: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丙酮酸后,再转化为乙醇的过程。 乳酸发酵:生长在厌氧或相对厌氧条件下的许多细菌,以乳酸为最终发酵产物。 三、糖酵解的全过程(包括反应式和催化反应的酶) (一)葡萄糖的磷酸化 (二)葡萄糖-6-磷酸异构化形成果糖-6-磷酸 (三)果糖-6-磷酸形成果糖-1,6-二磷酸 (四)果糖-1,6-二磷酸转变为甘油醛-3-磷酸 和二羟丙酮磷酸 (五)二羟丙酮磷酸转变为甘油醛-3-磷酸 (六)甘油醛-3-磷酸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 (七)1,3-二磷酸甘油酸转移高能磷酸键基团形成ATP (八)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九)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十)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并产生一个ATP分子 四、糖酵解作用的关键酶是什么?三个调节部位及调节因素? 糖酵解作用的关键酶是磷酸果糖激酶。 糖酵解中有三步反应不可逆,分别由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催化,因此这三种酶对酵解速度起调节作用。 磷酸果糖激酶是是一个限速酶(关键酶),高浓度的ATP是该酶的变构抑制剂,ATP的抑制作用可被AMP解除。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