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第一站我与社会.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与社会 最多通过几个人, 你就能够认识 任何一个陌生人 你与比尔盖茨、马云或者奥巴马是朋友吗? 似乎不太可能。或者任意点一个人,如果你想联 系上他,应该怎么办?你可以这样做:找一个最 有可能和他有联系的亲友,把问候转达给他,然 后他也照样去找下一位亲友。那么,一共需要多 少个这样的亲友中转,才能找到对方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有点让人吃惊:不 论你想找那位腰缠万贯的首富、叱咤政坛 的领袖、纵横商场的大腕,或者地球上任 何一个普通人, 大约只需要 6 步 。 “六度空间”理论 又称作六度分隔 理 论。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 :“你 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 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 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该理 论产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由美国心理学 家米尔格伦提出。 2001 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登肯· 瓦兹主持了一项最新的对“六度分隔”理论的 验证工程。 166 个不同国家的六万多名志愿者参 加了该研究。瓦兹随机选定 18 名目标(比如一 名美国的教授、一名澳大利亚警察和一名挪威 兽医),要求志愿者选择其中的一名作为自己 的目标,并发送电子邮件给自己认为最有可能 发送邮件给目标的亲友。到目前为止,瓦兹在 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发 表最新论文表明邮件要达到目标,平均也只要 经历 5 ~ 7 个人左右。 生活 网 个人和社会关系: 1.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 社会就是由我们这样的许多个 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有一个词叫“ 自给自足 ”,请思考: ⒈在现代社会,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吗? ⒉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方面和社会相关? 3. 说说我们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和社 会各行业有什么样的联系? 衣 食 住 行 学习 娱乐 生活 我每天提醒自己,我的精神 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 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 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 领受着的东西。 —— 爱因斯坦 个人和社会关系: 2. 每个人在追求自身正常发展 的同时,也在为社会贡献着自 己的力量。 ? 如果离开了社 会,人会变成 怎样? 鲁 滨 逊 脱 离 了 社 会 而 存 在 了 吗 ? ? 鲁滨逊说过:“我什么东西都可以 做出来。”不过他马上还补充了一 个条件:“只要我有工具”。 他在孤岛上生存的知识、技能、依 赖的火枪工具都是在社会中得来的, 像他这样极端的例子都不能脱离他人 而存在,何况我们。 ? 课外拓展: 1704 年 9 月,一个名叫亚历山大.塞 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被船长遗弃在南美洲 大西洋中的安·菲南德岛上,在这个荒无 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四年零四个月。直到 1708 年 , 他才被一个叫罗杰斯的航海家发现 并带回英国。当他被发现时已成了一个野 人,甚至忘记了人类的语言。塞尔柯克的 传奇经历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报纸上也刊 登了一些关于塞尔柯克在荒岛上的孤独生 活的情况。笛福正是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 事为蓝本,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 传奇、不朽之作。 鲁滨逊的原型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