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试题.doc

江西省上饶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 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试题(含解析)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 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记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由此看出自耕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是( ) A. 精耕细作 B. 具有脆弱性 C. 千耦其耘 D. 男耕女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说明了小农经济的两大特点,男耕女织和辛苦劳作,故D项正确,AB项不选;C项商周时期的耕作方式。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自耕农经济的特点 【名师点睛】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少有交换。 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脆弱性: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 2. 《国语》中曾提到齐桓公“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试诸壤土”。从材料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 A. 齐桓公重视农业生产 B. 春秋时期青铜器应用于农业 C. 春秋时期铁农具出现 D. 已经开始运用牛耕技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在春秋时期“恶金”铸造的工具用于农耕,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反映的是铁制农具的使用,故C项正确,D项排除;材料里说的不是农业技术或畜牧业发达,故A项排除。并且说的内容也不是为了表达青铜器发达,春秋战国时期正好是铁质农具盛行时期,故B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生产工具的改进 3.如图,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图片开展中国古代史的探究学习,其探究主题应该是 A. 手工业成就 B. 印刷术推广 C. 商业的繁荣 D. 农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片中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用于灌溉农田的翻车、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书《农政全书》,均与农业有关,故D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反映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排除AC;B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①地域差异角度:南稻北粟格局。②农业结构角度: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生产模式角度: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与完善。④经营方式角度: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⑤经济重心角度: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到补性。⑥生产力角度:生产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水利设施不断进步。 4.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 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B.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C. 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 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答案】A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了清代人地矛盾,这导致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以提高粮食单位产量,缓解人地矛盾,故A项正确;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雇佣关系,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故C项错误;清代之前铁犁牛耕已经在江南推广,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是表格数据分析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数据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得出清代人地矛盾的结论。再从人地矛盾与精耕细作农业之间的关系,即可进行正确判断。 5. “农本商末”观念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主调,由此形成“重农抑商”政治方针是古代统治者惯行的基本治国之策。自战国时形成“奖耕战”“抑商贾”政策始,秦汉后“重农抑商”“崇本抑末”渐成国策,到宋元“专卖”法乃至明清“海禁”,均是重农抑商政策之表现。我国古代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原因不包括 A. 商业的不稳定性 B. 商人流动性大,不易管理 C. 强调耕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鼓励海外贸易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重农抑商是严格地限制商业的法,ABC都是重农抑商的原因,而D项不是重农抑商而是鼓励商业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6.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ibai07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