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11】春节文化(标注版).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考精品讲义 守望传承,涵养向新而行的春节文化自信 如果从汉武帝时期制定《太初历》,将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 为岁首开始算起,正月初一过春节的习俗已经有2000 多年历史。经 过一代代人的塑造和传承,春节已经成为一个集价值观念、历史传统、 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于一体的重磅节日。春节里的文化传统,集中 体现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比如,敬天拜地祭祖先,显 示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先辈的怀念;又如,尊老爱幼、团圆和睦,表 达着血浓于水的温馨甜蜜;再如,迎禧接福、祈祷未来,见证人性的 温暖与奋发的热情。文化无处不在,文化就是我们可感可触的现实生 活。春节里所谓的“年味”,大抵就蕴藏在这些文化传统中。 春节“空心化”问题,近年来屡被提及。泛滥的红包犹如“春劫”, 羁绊住血脉里喷涌的亲情;就业结婚生娃之类的过度关心,让团聚变 成尴尬的“堂审”;“吃顿年夜饭,就算过节”,折射出节日的单调与 乏味;“四处拜年,奔波酒桌”,体现出人心的浮躁与无奈……如果轻 视了春节的文化意味,把过节矮化为“吃、玩、睡”“玩、买、游”, 那么无论再多的消遣和吃喝,也弥补不了精神的空虚。在许多人的潜 意识里,春节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乡愁”。消除这种乡愁,关键就在 于重新认识和整合春节里的文化资源,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和创新 时代文化中找到属于当代人的春节文化坐标。 前不久,一套为2019 年春节量身打造的2 枚《己亥年》生肖邮 票,获得集邮迷的热情追捧。“肥猪旺福”的邮票上,一只憨态可掬 1 精心整理 仅供参考 公考精品讲义 的猪奔跑出灵动生风的喜感,象征奔向美好生活;另一张“五福齐聚” 的邮票,两只大猪和三只小猪其乐融融,寄托着新春时节合家团圆、 五福临门的美好祝福。从“屋下有猪”寓意“家”的汉字演变,到十 二生肖中“猪”压轴出场寓意和顺,传统文化里有许多美好文化意象 值得发掘。这充分提醒我们,与其眼高手低排斥传统文化,莫如仔细 钻研和体味一下传统文化。短暂一次回眸,收获的可能是惊艳灵魂的 美丽。 正如人们在春节里穿新衣、添新岁、纳新福,期待万象更新、辞 旧迎新一样,春节其实也是常维新的。特别是在今天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的形势下,春节文化也在经历着创新蝶 变。过去全家人围炉夜话,共享年夜大餐,如今人们忙着在群里抢红 包、在网络上看春晚、在微信圈里发祝福。过去城市务工者返乡过春 节,如今“反向春运”昭示城市化新动向。怎样过年,形式一直在变 化,但价值内核却经久不变,那就是我们内心中对亲情团聚的依依眷 恋,对生活幸福的热切向往,对未来光景的无比期待。而这些价值, 正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 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因为不断汇入新元素,所以才能奔流向海、 前程远大。春节里有千百年来我们民族不变的文化信仰,也有我们走 向未来最为深厚的文化自信。我们共同依偎在春节这盏民族文化的明 灯下,一定能迎来一个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via 人民网) 2 精心整理 仅供参考 公考精品讲义 春节没有“年味”?传统文化也需要时代表达 假期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春节,标志着合家团圆、幸福快 乐,国人对这个传统佳节的期待,实在无需赘述。但也有不少人认为,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年味”正在变淡。送压岁钱的越来 越少了,抢红包的越来越多了。年终守岁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仪式,全 家聚集在电视机前品鉴春晚的场面也不多见了。就连那顿曾让长辈花 尽心思的年夜饭,如今也能在明亮、整洁的餐厅里解决。这是否意味 着,传统文化正在从我们的生活中悄悄退场? 3 精心整理 仅供参考 公考精品讲义 不久前,一部名为《

文档评论(0)

5844763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