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总结报告.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 与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白瑶;段京莉 2011;13:8 目的:评价紫杉醇脂质体(LE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 Embase、PubMed、万方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 1980 年至 2011 年 7 月 31 日)以及Cochrane 图书馆系统评价和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11 年第 2 期),收集以紫杉醇 (PTX)为对照的 LET 治疗 NSCLC 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估,并 进行 meta 分析,比较 LEP 与 PTX 治疗 NSCLC 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以相对危险 系数(RR)、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 1057 篇, 经筛选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 11 篇,共有 NSCLC 患者 627 例,其中 LEP 组 329 例,PTX 组 298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 2 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6,95% CI 为 0.93~1.46,P=0.19);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以及脱发发生率 2 组之间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心呕吐、皮疹、肌肉痛、周围神经炎和呼吸困难发生率 LEP 组 均低于 PTX 组,其 OR (95% CI)分别为 0.48 (0.33~0.69)、0.17 (0.08~0.40)、0.23 (0.15~0.35)、0.41 (0.21~0.81 )和 0.18 (0.06~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结论:LEP 具有与 PTX 相似的疗效,但较 PTX 有更好的安全性。 [HTML 0KB] [PDF 0KB] [摘要] 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 基因多态性与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相关性 张卉; 阎胜利; 王颜刚; 史莎莎; 韩立慧 2011;13:5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汉族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患者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第 1 外显子 49 位点 A/G 多态性与抗甲状腺药物(ATD )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相关性。方法:收 集 2009 年 10 月至 2010 年 6 月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 GD 患者(GD 组) 和同期到体检中心查体的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GD 组分为 3 个亚组:ATD 治疗后白细胞减 少组、ATD 治疗后白细胞正常组和 ATD 治疗前白细胞减少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非抗凝静 脉血血凝块,提取基因组 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 CTLA-4 基 因第 1 外显子 49 位点基因型,抽取部分样本进行测序,并计算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 结果:GD 组 211 例患者(ATD 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组 73 例,ATD 治疗后白细胞正常组 86 例, GD 合并白细胞减少组 52 例)、健康对照组 85 例纳入研究。GD 组 CTLA-4 基因第 1 外显子 49 位点 AA、AG 和 GG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2.4%(5 例)、38.8%(82 例)、58.8%(124 例),A、 G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21.8%、78.2%;健康对照组AA、AG 和 GG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15.3%(13 例)、32.9%(28 例)和 51.8% (44 例),A 和 G 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31.8%和 2 68.2%;2 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17.74,P=0.000 1; 2 χ =6.48,P=0.01)。CTLA-4 基因第 1 外显子 49 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 ATD 治疗后 白细胞减少组、ATD 治疗后白细胞正常组和 GD 合并白细胞减少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中国北方汉族人群GD 发病与 CTLA-4 基因第 1 外显子 49 位点 A/G 多态性 相关,而 ATD 导致的白细胞减少似乎与其多态性无关。 [HTML 0KB] [PDF 0KB] [摘要] 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分析 郑茜子; 苏涛; 王玉 2011;13:5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致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 2002 年 1 月至 2010 年 9 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明确诊断为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 AIN 患者 的临床资料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