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愁”:土地的断裂与迷茫——基于肥东县吴巷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之后的田野调查.ppt

“呼愁”:土地的断裂与迷茫——基于肥东县吴巷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之后的田野调查.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愁”:土地的断裂与迷茫 ——基于肥东县吴巷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之后的田野调查 安徽大学 薛青超 “呼愁”的释义 ◆ “呼愁”一词,土耳其语的“忧伤”,有个阿拉伯根源:它出现在《古兰经》时,词义与当代土耳其词汇并无不同。先知穆罕默德指他妻子哈蒂洁和伯父塔里涌两人过世的那年为“忧伤之年”,证明这词是用来表达心灵深处的失落感。 ◆ 奥尔罕·帕慕克(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快乐的城市都一样,忧伤的城市却各有不同。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被从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吹来的浩浩荡荡的“呼愁”给笼罩着。“呼愁”是土耳其语“忧伤”的音译,中文译者借用了宋诗元曲,算是兼顾其义。宋代陆游有“一窗残日呼愁起,袅袅江城咽暮笳”之诗;元代乔吉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这种忧伤的源头,是“一个小孩透过布满水汽的窗户看外面所感受的情绪”。 ◆ 每一个历史时代的变迁,每一场大的社会运动的终结,以及一切庞然大物的轰然倒掉,都会留下一堆历史废墟,供人凭吊、回忆,让人忧伤不已。本文引用“呼愁”表现乡村的断裂不是某个孤独之人的忧伤,而是数千万人共有的阴暗情绪。 研究内容与问题 ◆ 本文选取肥东县吴巷村的农民作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在赖以为生的土地在整改之后,土地经营权的流转造成农民与土地的分离,无地可耕的农民们会如何生活?一方面,失去耕作收入的他们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主心骨,年龄的衰老以及与子孙的分离使得他们无所事事又无从诉苦,“呼愁”油然而生。这两方的结合使得这个群体的日常传播活动失去了基础,锐减的人际交往活动和闭塞的信息圈带来了焦虑不安甚至绝望;同时,基于土地的集体记忆塑造的身份认同随着老农们的相继衰老而濒临瓦解。 ◆ 本文力图摆脱宏大叙事的桎梏,从叙事个体出发,试图找出转型社会中,依靠行政力量发展经济的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在面对剧烈的经济变化时,他们的日常传播活动会受到何种影响,而这些基于日常的传播活动又会怎样进一步的改变他们的生活?被抛弃农村到底该情归何处? 研究方法 ◆ 问卷法:问卷设计主要围绕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当地农民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二是了解当地农民如何看待他们与外界的关系从而建构他们的社会身份的认同。 ◆ 深度访谈:笔者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之后农民生活的变化为主题与农民进行实地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整个事件过程的看法,以及他们未来生活的愿景。 ◆ 体验式观察:通过与当地农民的生活交往,得出一手材料。 研究对象 受访人员年龄分布 受访人员年龄比例 ◆ 全村现居住人口51人,受访47人。在受访的农民中,70岁以下的人占6%,70—75岁的人占17%,75—80岁的人占总人数26%,80—85岁的人占30%,85岁以上的人占21%。因为吴巷村居住人口为年老的农民,故而受访人识字人较少,皆由笔者口述问题填写问卷。全部本次调查于2015年2月24日至3月10日在吴巷村逐家逐户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问卷51份,回收有效问卷47份,回收率为92%。 研究对象 深度访谈对象 吴朝臣,男,62岁,未婚,剃头匠。 陈德英,女,75岁,丧偶,杂货铺店主。 吴挺阳,男,82岁,原村长。 吴朝安,男,87岁,农民。 以上的四名农民为本次调研的深度访谈对象,访谈对象的选取一定程度上是参考不同年龄层的选取,但是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实际情况的多种影响因素,笔者在采访时主要是选择那些有表达欲求的农民,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状况,他们对未来生活前景的看法以及农民们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讨论与反应。 研究综述 一、土地与仪式 詹姆斯·凯瑞在其《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中传播的仪式观。 二、想象的共同体 “想象的共同体”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其著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中提出。安德森为“民族”提出了一个充满创意的定义:“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 三、身份认同 四、集体记忆 一、吴巷:他们生活的世界 ◆ 肥东县吴巷村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交通闭塞,远离集市,距离最近的乡镇——张集也有10里的路程,以前村里还有往返的三轮车,自从村里人大量进城之后,连三轮车也不再运输了。当地的农民皆以土地为生,土地是他们一生最信赖的依靠,因为他们坚信: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 2012年9月,水稻秋收之后,村干部通知村民不要再秋种,全村土地将要进行整改,将原本分散的土地进行重新推平成整。2013年4月,土地整改基本完成。吴巷村的所有土地农民不再耕作,整改后的土地全部承包给滁州的老板,承包商每亩土地支付给农民400元每年。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hal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20106014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