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专业课试题汇总+2.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州大学 200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学 一. 解释下列概念(30 分) 日的距离及其意义 臭氧层及其意义 成冰作用 夷平面 腐殖质及其作用 生态位 二. 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个有那些意义(20 分) 三. 简介垂直地带性(15 分) 四. 试论西部大开发(35 分) 兰州大学 200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学 一. 解释下列概念(20 分) 回归年 山谷风 断头河 砖红壤 生物群落 二. 阐释下列现象(30 分) 1. 北半球夏季为什么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2. 山地降水与山下孰多? 3. 既然有暖低压冷高压之说,为何在副热带形成高压而在副极地形成低压? 4. 在同一河段,两岸越老的阶地看上去相距越远,是否意味着河水越来越小? 5. 极地动物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三. 试为百科全书写一条目地带性规律(20 分) 四. 写一篇科学论文论中国西北干旱区地理的基本特征(30 分) 兰州大学 2002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学 一. 阐释以下概念(40 分) 宇宙 大洋中脊 第四纪 对流层 化学风化 终碛垅 侵蚀基准面 腐殖质 泰加林 生境 二. 回答下列问题(30 分) 1. 地球公转有何意义 2. 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压是如何形成的? 3. 对地域分异及其机理进行论述. 三. 各抒己见,一展才华人类面临怎样的生存环境危机?人地关系究竟如何协调?(避免俗套) (30 分) 兰州大学 200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学 一. 名词解释(40 分) 1 风化壳 2 全球水分循环 3 陆地生态系统 4 生物多样性 5 反气旋 二. 简答题(60 分) 1. 简述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内容. 2. 简述地理环境中地貌因子的作用. 3. 简述侵蚀基准面,气候变迁以及构造运动如何影响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三. 论述题(50 分) 1. 论述土壤圈在全球地理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球分异规律的内涵,尺度,以及相互间的联系. 兰州大学 2004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学 一. 名词解释(40 分) 土壤圈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变化 热带气旋 夷平面 二. 问答题(60 分) 1 我国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2 我国暖温带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3 黄土高原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三. 论述题(任选两题,50 分) 1. 我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2. 全球变暖对我国地理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3.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兰州大学 2005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学 一. 概念填空(50 分,每空 2 分) 1. 由于研究背景的差别和学术观点不同,地理学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不同的研究传统和学派,主要学派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 2. 一般来说完整的气候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 3. 对地带性学说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理解,广义理解的地带性包括_________ , _________ ,和_________;狭义的理解地带性 主要指_________ ,并且认为非地带性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 4. 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 5. 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全球性形式称为行星风系,它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 6. 多年冻土在地球上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_________地带性规律。无论其以何种形式分布,多年冻土带都可以分出 _________冻土带和_________冻土带。 二. 野外观测到一河流阶地剖面(如图) ,由三个地层单元(I, 1 II ,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