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 案.docVIP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 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会用尺规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 2.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能够完成严密的逻辑推理; 3.能运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及其应用. 难点:1.对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中“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的正确理解. 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的运用.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直尺、刻度尺、量角器、角平分仪 四、相关资源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微课 五、教学过程 (一) 引出新知 问题1:给出一个纸片做的角,能不能找出这个角的角平分线呢? 师生活动:可用量角器,若不利用工具,也可用折纸的方法,教师课件演示. 问题2:哪一种方法用起来更方便?在生活中,这些方法是否都可行呢? 师生活动:用量角器比较方便,但有误差,用折叠的方法比较简捷,但若换成木板、钢板等无法对折的材料,此方法就不行了,那还有别的方法适合吗?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依据弗雷登塔尔的现实性原则,设计“激趣设疑、联旧带新”环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同时为更高层次的知识建构提供了理想途径. (二)探究新知 探究(1):出示仪器模型,说明工人师傅常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平分角的仪器来画角的平分线.介绍仪器特点(有两对边相等),将A点放在角的顶点处,AB和AD沿角的两边放下,过AC画一条射线AE,AE即为∠BAD的平分线.为什么? 学生口述,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sss)证明AE是∠BAD的平分线. 师问:把简易平分角的仪器放在角的两边时,平分角的仪器两边相等,也就是AB=AD,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BC=DC,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 师生活动:学生同桌交流,归纳角的平分线的作法.学生板演示范作图. 预设:为什么要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为什么强调交于角的内部?提倡学生自学、对学、再群学.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验从生产生活中分离,抽象出数学模型,以此为线索,先自学、再对学,有问题(或困难)的在小组内交流,从实验操作中获得启示,探究出作角的平分线的方法,不仅注重了个人的实效性发展,而且也实现了学生自身能力的资源共享. 探究(2):请将一张用纸片做的角∠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再连续折出几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展开,观察折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1:第一次的折痕和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2:第二次折叠形成的两条折痕与角的两边有何关系,它们的长度有何关系? 学生动手折叠 师生活动:第一次折痕是角的平分线,第二次的折痕是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它们的长度相等,连续再折出折痕长度也对应相等.由此可见,角的平分线除了有平分角的性质,还有其他性质.用文字语言阐述得到的猜想: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动脑,可猜测并能说出观察到的结论,为逻辑推理做好了铺垫. 几何语言:∵OC是∠AOB的 角平分线(或者∠AOC=∠BOC)点P在OC上且PD⊥OA,PE⊥OB,∴PD=PE. 师生活动:分清题设和结论,画出图形,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分析后完成证明过程,两名同学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查.证明后,教师强调经过证明正确的命题可作为定理.同时强调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 [设计意图]经历实践→猜想→证明→归纳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对于结论的验证,信息技术在此体现了它的不可替代性,特别是对于那些抽象思维能力弱的学生有了很好的帮助. 交换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得到:(有难度要及时引导)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几何语言:∵点P在∠AOB的内部,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PD=PE, ∴射线OP是∠AOB的平分线. 按照性质的证明方法学生自己证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三)例题解析 例1.如图,已知CE⊥AB于E,BD⊥AC于D,BD,CE交于O,AO平分∠BAC. 求证:OB=OC. 证明:∵AO平分∠BAC,CE⊥AB于E,BD⊥AC于D ∴∠OEB=∠ODC 在△OEB和△ODC中 ∴△OEB≌△ODC(ASA) ∴OB=OC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观察识图,独立思考,并且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找出证明思路,4名学生板演自己的证明过程,学生再互评. 预设:有学生会仍旧去找全等三角形,而不能直接去运用性质定理解决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本例题的解决是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设计的一项活动.提醒学生能直接运用性质定理解决的数学问题,不要再仍旧去找全等三角形,更好地拓展学生解题思路及形成知识运用能力,符合高效课堂要求.

文档评论(0)

134****3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