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之《朝花夕拾》一.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名著导读之《朝花夕拾》(一) 名著导读之《朝花夕拾》(一)名著导读之《朝花夕拾》(一)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一) 【走近作者】 鲁迅,生于1881年,卒于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城内都昌周家新台门的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当时鸦片战争40年,帝国主义者正以“坚甲利兵”进行不断的侵略,腐败堕落的清朝统治集团束手无策,节节退让,中国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的地位。社会的分化日趋激烈。作为周家的张孙,远在京城当官的祖父,为他起了个学名榜寿,字豫才。鲁迅18岁那年自己改名为“树人”。在他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笔名“鲁迅”。这一笔名根据鲁迅自己陈述的理由有三:其一,母亲姓鲁;其二,周鲁是同姓之国;其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童年时期的鲁迅,在家庭的影响下读了大量的古书。在家中读了《西游记》等,背了大量的古诗,在“三味书屋”师从寿吾镜学习《四书》《五经》等。另一方面,在此期间他接触了大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有他家的女佣阿长、帮工的儿子章闰土(《故乡》中闰土的原形)。有他外祖父家一起掘蚯蚓、钓虾、放牛、乘船、摘豆、看戏的一群孩子。童年的生活,为鲁迅后来创作大量的小说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鲁迅的少年时期,家道中落,祖父因科场贿赂案而被拘。祸不单行,父亲又口吐鲜血,一病不起。这段时期,幼小的鲁迅几乎天天都要在讥嘲的目光中,从比他高一倍的当铺柜台上接过典当得到的钱,再到与他一样高的药铺柜台去买药。在被侮辱、受歧视的环境里,鲁迅感到社会的冷酷和势利,通过切身的经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国资本的侵入和封建统治的腐败加速了农村经济的萎缩,农民身受压迫,他们的贫苦和痛苦使鲁迅怀着深厚的同情。 1898年,继续洋务运动之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进入高潮,鲁迅就在这一年离家来到了南京。他抛弃一般人认为是正路的读书应试,而进了洋务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随后又转入陆师学堂附设的矿物铁路学堂。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于19XX年东渡日本,先在东京进了预备学校。 东京是当时中国革命党人在海外活动的中心,留学生中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反清爱国运动,介绍西方文明的书刊盛极一时。鲁迅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和革命党人时有来往。刚满21岁的他便有以身许国的志向,在一首短诗里抒写了他的爱国主义的襟怀: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全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在仙台,有一次,教室里放映纪录日俄战争的幻灯画片,其中有一个中国人据说是为沙皇的军队当侦察员,被日军捉住杀头,周围站着看热闹的同样是一群中国人,面对惨剧,神情麻木。鲁迅深受刺激。他到海外后,从日本的维新想到自己民族的前途,一直在探索所谓“国民性”问题。这个画面是他更深刻感觉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鲁迅认为,医治精神的麻木更急于医治肉体的病弱,而文艺是改变精神的利器,便决定中止学医,改治文艺。 19XX年冬,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 19XX年《新青年》的创刊,使鲁迅看到了一些新的气象,但因为过去的失败,他仍然旁观着。后来在老友钱玄同的鼓励下,鲁迅写出了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鲁迅由此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的小说,并撰写了大量的杂文、散文,批判旧思想,批判旧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1923年小说集《呐喊》出版,它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 1956年8月起鲁迅先后任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教授。 1927年10 月定居上海,从事文学创作。1930年参与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实际领导者和旗手,在与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中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鲁迅一生著述丰富,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还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等十五部杂文集,其全部著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汇编为《鲁迅全集》(十六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四卷)。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 【搜索背景】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北京各界人士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国民大会,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军舰掩护奉军炮击大沽口,抗议段祺瑞执政的卖国行径。中午,学生们集齐在执政府前请愿,却遭到了士兵们血腥的屠杀。在这次屠戮中,有四十七个请愿者牺牲,二百多个请愿者受伤,这是国民史上最触目惊心的一次屠杀。鲁迅的学生,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也成了“三·一八”惨案的殉难者。 鲁迅听到这个消息后,抑制不住自己沉

文档评论(0)

文库创作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