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 1文档.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创心排量和血流动力学监测 —— 基础理论 课程安排 I. 心血管系统的基础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II.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基本概念 III.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核心参数 IV.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 — 临床应用 心脏的解剖结构 ? 心脏是一个肌性泵器官, 分成 4 个腔室。 ? 左侧心脏将来自肺的氧合 血泵入体内。 ? 右侧心脏将体内回流的缺 氧血泵入肺 左心室很厚,因为 它要克服动脉系统 的阻力将血泵入体 循环 右侧心脏较薄,因 为它只是将血泵入 肺循环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 ? 心血管系统的任务是向器官提供 充足的血流量并维持血压 ? 血压和 CO 是由心脏、血管和循环系统内的血量相互作用 而决定的。每一部分都有特定的参数来描述: ? 心脏 – 收缩性 , 心率 ? 动脉 – 系统性血管阻力 (SVR) ? 静脉 – 静脉张力 ( 很难测量 ) ? 血容量最终是通过肾脏来调节的,肾脏主要是管理盐和水 的排泄 ? 血容量可以间接的通过体重的变化和尿量来粗略的进行测 定 心脏 – 收缩性和心率 ? 心脏功能主要通过 2 个因素来调节:心肌的收缩性和心率 (每分钟收缩的次数)。 心率 由心室每分钟收缩的次数决 定 收缩性 反映了收缩的有力程度,它 受心室收缩前的容积影响 = 前负荷 心脏每次搏动泵出的 血量为 每搏输出量 让我们先来谈谈收缩性 ? 心脏有一个“嵌入式”的能力来改变心肌收缩的力度, 因此每搏输出量对静脉回流的变化的反应称为 Frank- Starling 机制。 ? 心脏的这一能力是不受神经和体液影响的。 重要 !! 回流到心脏的血量越多 (= 前负荷 ) 收缩 性越强 … 直到某一特定点 . ? Frank-Starling 曲线图阐述了 心室前负荷和每搏输出量的 关系。 ? 当心室功能处于曲线的上升 部分( A )时,一个指定的前 负荷的变化引起了每搏输出 量一个很大的变化,当心室 功能处于曲线的平台期( B ) 时, SV 变化不大。 在曲线的这一区域 , 更多的血液进入心 脏 = 此时的收缩性 逐渐增强, SV 逐渐 增加 在曲线的这一区域 , 心脏里充盈了较多的 血量 = 此时收缩性几 乎没有改变, SV 也 没有增加 Volume in ml SV 让我们先来谈谈收缩性 心脏 - 心输出量 CO ? CO 是心脏每分钟泵入体循环的血量。 ? CO = HR X SV CO 没有单一的正常值。 然而, CO 的充足与否取决于在那段时间是否能 够满足机体组织的能量需求。在正常 静息状态下,健康成年人的平均 CO 范围为 4-8 L/min 。 ? 每搏输出量 : 是心脏每次跳动从一侧心室泵出的血量 。 一个健康的 70kg 体重静息状态下的成人, SV 的正常范围 为 60-100 ml/beat (SV=CO/HR X 1000) 。 ? 心输出量 : CO 是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量 。 一个健康静息状态下的成人, CO 的正常范围为 4-8 l/min (CO= HR X SV/1000) 请记住 … 请记住 … 然而: 在我们的病人中讨论正常范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让我们看看以下 2 位病人: 1. 一个 70 岁的老年女性,体重 50kg , SV 为 50 ml/beat ,心率为 84 。 CO 为 4.2 L/min 。 2. 一个 65 岁的老年病人,体重 130kg , SV 为 60 ml/beat , 心率为 70 。 病人伴有发热。 CO 为 4.2 L/min 。 对于第一位病人而言, CO 完全正常。对于第二位具有相同 CO 的病人, 当我们考虑到她的体重和临床状态,她的 CO 就太低了。 请记住 … 当我们对病人进行讨论时,参数与病人的实际关联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如何将病人和参数真正关联起来? ? 通过将参数与病人的年龄、身高和体重或是简化为体表面积( BSA )相 关联。这些将在后续部分详述。 ? 心指数 CI = CO/BSA........2.5-4 ml/min/m 2 ? 每搏指数 SVI = SV/BSA…… 33-47 ml/m 2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