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堤防加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1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1.1.1、《xx全线整治宝鸡市城区左岸xx至xx段堤防加宽工程Ⅱ标段施工招标文件》,合同编号:XX·SG-II; 1.1.2、《xx全线整治宝鸡市城区左岸xx至xx段堤防加宽工程Ⅱ标段施工招标设计图图册》; 1.1.3、《防洪标准》(GB50201—94); 1.1.4、《水工砼施工规范》(SDL207—82); 1.1.5、《砼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1.1.6、《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1.1.7、《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1.1.8、《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UJ202—83); 1.1.9、《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 1.1.10、《土工试验规程》(SD128—87); 1.1.11、《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试行)(SD120—84); 1.1.12、《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1.1.13、《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1.1.14、《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259—1999); 1.1.15、国家、水利水电行业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和隧洞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文件等; 1.1.16、通过业主组织的现场踏勘及调查、咨询所获取的有关资料和信息; 1.1.17、我公司计划投入本工程的资源和拥有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新设备,以及类似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概况 xx中游千流宝鸡市xx区xxxx桥至xx段堤防工程位于谓河中游干流左岸,该段属于xx中游千流防洪工程规划桩号 4+157-6+157区段,加固堤防长度8.34km。设防标准应按xx100年一遇的洪水设防,为I级堤防。建设内容为:堤防加宽培厚,临水坡采用浆砌石和雷诺护垫护坡,宾格网护基,背水堤坡栽植草皮护坡。扶木参数见图纸。 1.2.2水文和工程地质资料 (1)水文 xx发源于甘肃省xx县xx山,自西向东经甘肃省的xx、xx、xx、xx、xx等地后进入我省我市,于xx入注黄河,全长818km,流域总面积13.5万km2。设计河段河势呈微弯型,河谷开阔,河道洪、枯流量悬殊,水位变幅较大,河流为季节性、多泥砂特征。该处河床平均比降1.2‰。工程区属xx流域中游地域,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侯明显。在大气环流和地形综合作用下,该区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湿润,冬寒少雪。区内年平均气温12℃~l3℃,极端最高气温42℃,最低-13.9℃,相对湿度20%,夏季多东南风,秋冬多西北风,全年平均风速2,4~2.7m/s,最大风速20-25m/s。多年平均降水量 巧0-70Om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7-8月降雨占全年的弘-50%。年平 均水面蒸发量917mm。该河段百年洪水的洪峰流量为5850m2/s。分期设计洪水选择11-4月份,其5年一遇的洪峰流量为520m2/s。 (2)地质 工程区位于关中盆地的西部。南面是秦岭中高山,海拔1000-2320米;北面为低山丘陵,海拔700-1205米。中部为平原地形,海拔325-900米,地势西高东低。由山区向盆地依次为山前洪积平原、黄土台原、河谷阶地。xx由西向东横贯盆地中部,在潼关汇入黄河。 地层岩性工程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堆积物,现简述如下: 全新统 (Q4)堆积 a)、人工填土层(Q42m1):由卵石、砾石、含砾中细砂、中细砂及砂壤土组成,厚度2.1~8.0m,分布于已建堤防段。 b)、河床及漫滩冲积堆积(Q42a1):由卵石、砾石及含砾粗砂组成,厚度不一,一般8-10.Om,松散~稍密状态。 c)、冲积堆积(Q41a1):为一级阶地堆积物;上部为黄土状壤土、黑护土及壤土组成,厚度2-10米,下部为卵(砾)石,粒径一般4~8cm,稍密,充填物多为含泥质中细砂。卵石厚3.7-7.8m。 d)、洪积堆积(Q41p1):为一级洪积扇堆积层,上部为粉土砂壤土组成, 厚2m左右。下部为卵石,充填物为含泥中细砂,厚度8-9.5m。 上更新统堆积(Q3) a)、风积堆积(Q3eol):上部马兰黄土,粉粒含量较高,孔隙发育,底部为褐红色古土壤层。主要分部于二级地以上至黄土源面,层厚7.0-10.5m, b)、冲积风积堆积(Q3eol+at):为二级阶地堆积物,上部为马兰黄土及一层古土壤,下部为壤土及砂壤土互层,土质不均。底部为卵(砾)石层。层厚为20~26m。 c)、洪积堆积(Q3p1):为二级洪积扇堆积层,上部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