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基础4 矿物质.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推荐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成人及孕妇 适宜: 700mg/d 最高: 3500mg/d 最适钙磷比例 1:1 食物来源 : ? 在动植物食品中分布广泛 ? 丰富来源: – 瘦肉、蛋、奶、动物内脏 – 海带、紫菜 – 坚果类、粗粮等 铁 Ferrum, Fe ? 概述 ? 生理功能 ? 吸收与代谢 ? 缺乏症 ? 膳食参考摄入量食物来源 (一)铁的分布 ? 功能性铁 – 血红蛋白 60 ~ 75 % – 肌红蛋白 3 % – 酶类 1 % ? 储存性铁 25 % – 铁蛋白 – 含铁血黄素 ? 运输铁 – 运铁蛋白 (二)铁的生理功能 ? 构成血红素蛋白质,参与红细胞的形成和氧的运输 – 血红蛋白 – 肌红蛋白 ? 作为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在生物氧化、组织呼吸过 程中发挥作用 – 细胞色素 – 非血红素铁酶 – 含血红素铁酶 ? 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食物中的铁 血红素铁 ? 主要来自 动物性食物 中的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 ? 占总膳食铁 10 %以下 ? 吸收受膳食因素影响很小 ? 吸收率为 10 ~ 40 % ? 钙可降低其吸收 非血红素铁 ? 主要存在于 植物 和 乳制品 的铁盐中 ? 占膳食总铁 90 %以上 ? 吸收受膳食因素影响较大 ? 吸收率不足 10 % ? 多种因素可降低其吸收 影响 非血红素 铁吸收的膳食因素 ? 有利因素 – Vit C – 半胱氨酸 – 核黄素 – 肉类因子 ? 不利因素 – 植酸 – 多酚类物质 – 钙、锌 – 大豆蛋白 – 碱性药物、胃酸分泌减 少 (四)人体铁营养状况评价指标 ? 血清铁蛋白( SF ) ? 血清、骨髓抽取物铁含量( SI ) ? 运铁蛋白饱和度( TS% ) ?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FEP ) ?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 Hb ) ? 平均红细胞容量 ? 血清或血浆运铁蛋白受体( sTFR ) (五)铁缺乏 ? 多见于婴幼儿、孕妇和乳母 ? 是世界范围内倍受关注的公共营养问题 – 发达国家: 7 ~ 12% 妇女儿童铁缺乏 – 发展中国家: 1/2 妇女儿童, 1/4 男性铁缺乏 ? 中国 – 乡村高于城市,女生高于男生,并随年龄递增 – 99.53% 为轻度贫血 – 多为缺铁性贫血 铁缺乏原因 ? 铁供给不足( 膳食中非血红素铁占绝大部分 ) – 血红素铁 — 动物血、内脏、肌肉,吸收率 20% – 非血红素铁 — 谷物、蔬菜等,吸收率低于 10% ? 机体对铁的需要量增多(生长突增、月经丢失) ? 其他因素(消化道疾病、失血性疾病) 铁缺乏表现 ? 行为改变和智力损害 ? 免疫功能降低 ? 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 儿童学习困难,生长迟缓 ? 不良妊娠后果 ? 贫血表现 (六)铁毒性 ? 急性中毒 – 胃肠道出血性坏死 ? 慢性铁中毒 – 肝沉积:血色素沉着症(血色病) (七)中国居民膳食铁参考摄入量 适宜: mg/d ? 0 ~ 0.3 ? 0.5 ~ 10 ? 1 ~ 12 ? 11 ~ 男 16 女 18 ? 14 ~ 男 20 女 25 ? 18 ~ 男 15 女 20 ? 50 ~ 15 特殊人群适宜: mg/d ? 孕妇 早 20 中 20+5 晚 20+10 ? 乳母 20+5 最高: 18 ~ 50 mg/d (八)铁的食物来源 ? 丰富来源 动物血、肝脏、鸡胗、牛肾、大豆、黑木耳、 芝麻酱 ? 良好来源 瘦肉、红塘、蛋黄、猪肾、羊肾、干果 ? 一般来源 鱼、谷物、菠菜、扁豆、豌豆、芥菜叶 ? 微量来源 奶制品、蔬菜和水果 锌 Zincum , Zn ? 生理功能 ? 吸收与代谢 ? 缺乏症 ? DRIs ? 食物来源 (一)锌的生理功能 ? 含锌金属酶和锌依赖酶 ? 调节细胞分化和基因表达 ? 维持生物膜结构和功能 ? 味觉形成 ? 免疫活性 ? 激素 (二)锌的吸收与代谢 ? 植酸、膳食纤维、铜、镉、钙和亚铁离 子妨碍锌在小肠的吸收 ? Vit D 、柠檬酸盐有利于锌的吸收 ? 锌主要从肠道排出( 90 %) ? 锌在体内 60 %存在于肌肉中, 30 %存在 于骨骼中 (三)锌营养状况评价 ? 血锌 – 血清 – 白细胞 – 红细胞 ? 发锌 ? 唾液锌 ? 酶活性 ? 金属硫蛋白 (四)锌缺乏 ? 味觉障碍 ? 生长发育不良 ? 胃肠道疾患 ? 皮肤疾患 ? 眼科疾患 ? 免疫力减退 ? 性发育或功能障碍 ? 认知行为改变 孕期锌缺乏 ? 妊娠反应加重 ?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 分娩合并症增多 ? 胎儿畸形率增高 (五)锌毒性 ? 见于职业中毒、医疗用药或误服 ? 锌毒性与其盐形式有关, ZnSO 4 、 ZnO 相对无 毒, ZnCl 2 对细胞有较强刺激作用 ? 急性毒性主要表现胃肠道刺激作用 ? 慢性毒性可导致贫血、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