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区间开仓切口环修补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2 目 录 TOC \o 1-3 \h \z \u 4256 第一章 编制说明 1 27074 1.1 编制目的 1 19117 1.2 编制依据 1 7656 第二章 工程简介 1 20856 2.1 工程概况 1 16754 2.2 区间水文地质条件 2 23091 2.2.1地下水分类 2 31694 2.2.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 3 8596 第三章 开仓切口环修补作业筹划 4 26096 3.1 概述 4 14214 3.2 作业内容 5 26545 3.3 盾构机刀盘及刀具介绍 5 9625 第四章 盾构机停机位置介绍 7 2330 第五章 切口环修补计划 8 11673 5.1 切口环修补流程 8 7941 5.2 切口环材料准备情况 8 2614 5.3 切口环修补人员安排情况 10 13751 第六章 切口修复操作规程 10 10665 6.1 切口修复作业 10 29026 6.2 开仓作业安全措施 10 23221 第七章 地表监测 11 7095 第八章 应急预案 12 26227 8.1 应急组织机构 12 3813 8.2 应急准备和响应 12 9679 8.3 应急物资 13 29116 8.4 应急措施 14 22435 8.4.1气体中毒 14 5588 8.4.2开仓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17 25797 8.4.3触电事故应急救援处理 17 4058 8.4.4在检查过程中的应急措施 18 27023 8.4.5环境应急措施 18 9088 8.4.6突发事件急救措施 18 第一章 编制说明 1.1 编制目的 由于花~五区间盾构掘进参数不理想,工期计划严重滞后,为改善掘进参数,确保盾构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需对S828(5#)盾构机刀盘切口进行堆焊修补,特制定本方案。 1.2 编制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花桥站~五津站区间(第一部分)平纵断面设计图; 3、S828盾构机组装图纸; 4、S828盾构机技术文件。 第二章 工程简介 2.1 工程概况 本区间起始于电厂沟之前的明挖区间端头井,后以盾构隧道下穿电厂沟进入迎宾大道,沿迎宾大道向西到达位于希望路口的五津站(地下站),线路主要沿着既有道路下方敷设。其中区间地下段分明挖区间段与盾构区间段,其中明挖段里YDK32+555.275~YDK33+066.500;其中盾构段里程右线起止为YDK33+065.700~YDK33+713.500,右线全长647.800m;左线起止为ZDK33+069.284~ZDK33+713.504,左线全长644.220m;盾构段正线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450m,线间距10~14.7m,结构最小覆土埋深约4.9m(电厂沟处,需要河底硬化),最大覆土埋深约15.5m。 图2-1 区间线路图 2.2 区间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间从北向南高架段跨越金马河;隧道段主要穿越电厂沟,具丰富的地表径流,是本地区地下水、地表水、河水之间相互转换的主要途径和渠道。 2.2.1地下水分类 根据成都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全线地下水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赋存于黏性土层之上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二是第四系砂、卵石土层的孔隙潜水,三是基岩裂隙水。 1)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填土层、粘性土中,赋存于填土层中,大气降水和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为其主要补给源。水量变化大,且不稳定。 2)第四系孔隙潜水 场地卵石层较厚,且成层状分布,局部夹薄层砂,其间赋存有大量的孔隙潜水,其水量较大、水位较高,大气降水和区域地表水为其主要补给源。卵石层中孔隙水形成贯通的自由水面。 3)基岩裂隙水 区内基岩为白垩系灌口组紫红色泥岩,地下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含水量一般较小,但在岩层较破碎的情况下,常形成局部富水段。根据相关水文地质资料及已有工程资料显示,渗透系数k约为0.027~2.01m/d,平均为0.40m/d。属弱~中等透水层。 区段大部分泥岩的含水量甚微,对隧道盾构影响较小,但不排除局部地段有富水条件,储藏有一定裂隙水。 2.2.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 1)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区段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 成都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气候温湿,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79.3mm,最大年降雨量1343.3mm,年降雨日141天,最大日降水量为525.5mm。根据资料表明,形成地下水补给的有效降雨量为10~50mm,当降雨量在80毫米以上时,多形成地表径流,不利于渗入地下。 地形、地貌及包气带岩性、厚度对降水入渗补给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区内上部

文档评论(0)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本人从事建筑10多年,擅长技术方案编制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08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