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视角下的组织行为学.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文化视角下的组织行为学 著名学者杜维明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即便是最杰出的思想家,其认定为不言自明“普世性”的真理,其实是区域性的,是一种局部知识形式。管理学知识也不例外,Hofstede(1993)认为,管理不仅在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会受到国家和民族因素的约束,美国文化体现在美国管理理论中,美国管理理论至少有三方面的文化假设是无法被所有国家认同的,包括坚持市场机制、重视个人甚于群体、重视主管甚于员工。 作为管理理论核心内容之一的组织行为学是力图了解、解释、预测及改变发生于组织情境下的人的行为(Wagner Hollenbec,1995)。按照台湾学者郑伯埙的理解,文化差异将导致组织行为的歧异,进而影响到组织绩效。当东西方文化或中国与美国文化差异很大时,彼此所展现的组织行为不但有所不同,而且类似的组织行为所获致的组织绩效也相差甚远。因此,在从西方导入某种组织行为概念或理论模型时,必须考虑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否则所移植的理论或概念将“橘腧淮而为枳”。 在多年来从事组织行为学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倘若想直接利用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组织行为理论模型和概念,来解释和预测中国文化背景下组织中人的行为,难免会产生“隔靴搔痒”甚至于“南辕北辙”之感。细想之,一切的缘由皆是因为,组而是根的技术或器物层面的知识,”坚船利炮“织行为学是不同于制造. 植于特定土壤之中的关于“人”的学问,文化因素在其中无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差序格局与关系观念 差序格局最早是由费孝通从比较社会学的观点所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中国人的人际网络,较西方团体更具亲疏与远近等差序性,并将人际关系现象形容为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而在这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依据生育和婚姻关系所形成的同心圆关系网络。亦即以“己”为中心点,向外散布出去的亲属关系网络。因此对中国人来说,内、外团体的划分是依人己关系的亲疏性为基础,与己关系亲近者是自己人,与己关系疏远者是外人。当个人在面对冲突或合作、利益分配等问题的时候,都会依据与对方的关系远近,而有不同的行为准则。差序格局与关系观念的一个直接结果是造成中国文化下特殊的信任结构,比如对于家族或家族化成员(自己人)表现出极高的信任,而对于非家族(化)成员(外人)则呈现出很低的信任或不信任。 许娘光研究一个国家文化的核心价值,①他认为中国人特别看重关系,合作高于一切。中国社会中的个人被牢固地束缚于一个较大的群体上,他们对这一群体负有一生的责任;而北美人除丈夫与妻子外独 立于所有其他的亲属,因而甚至婚姻承担的义务也缩小了. 许多年轻情侣既没有结婚也没有未来结婚的打算就生活在一起,与此同时大约有50%的婚姻确实以离婚而告终。② 面子与人情法则 爱面子是中国人内在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黄光国认为中国人是把面子和尊严联系在一起的。面子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尊严,面子一方面代表了自己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地位。在中国社会里,人们看重面子是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声望的评价。⑧所以,“给面子”成为中国人人际交往一项重要法则,人们经常以对方给不给自己“面子”和给自己“面子”多少来判定对方对自己的尊重和接纳的程度。 中国的人际交往的另外一项重要法则,是对“人情”的重视。同西方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不同,中国传统社会里非常重视人情。这里的人情是指一套交往规范法则,这套法则的重点在于一个“报”字,亦即人情的交换与交流是遵循比较严格的“一来一往”的规则,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在中国社会,人情的交换几乎是在每一项社会交往活动中都不可或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