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略钧策- 用友软件—IBM组织结构.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象的探戈---解析IBM的矩阵式管理 在世界杯的科技赛场上,1993年脱胎换骨的IBM,被认为是当今“组织战”最强的队伍:它们改良过的全球矩阵式组织,就像是意大利足球队强大后卫群构筑的十字钳数组,牢牢夹住财富500强企业半数以上客户,对手很难攻入城池;而由于矩阵的全球化,IBM还可以随时调兵遣将打“亚洲杯”、“欧洲杯”、“大中华杯”……连IBM的对手们都不得不承认:IBM能由一家低毛利的硬件大公司,成功转向高附加价值的新服务巨人,这套“十字钳阵列”是攻守易位的关键。   什么是IBM式矩阵?简单地说:任何一位IBM的现有或潜在客户,都至少有两个IBM人盯着你,一位来自IBM品牌事业群(硬件、软件、PC……),另一位则来自产业事业群(金融、交通、制造……);而每一位IBM当地经理人,一样有两个IBM主管盯着你,一位是地区主管,另一位则是品牌或产业的IBM总部主管。这套组织兵法的最大目的,就是不漏失任何一个客户的需要,而且当客户有了需要,IBM可以动用全球资源、以最快速度来服务它;“我到这儿来的目的,”郭士纳指出:“就是让IBM开始跟顾客一起生活,我们要组织起来,成天绕在客户身边。”   金字塔之殇   在郭士纳任CEO前,IBM是全球著名的金字塔型组织代表公司,那时,IBM成立无数销售事业部,但彼此却缺乏横向的联系。前CEO艾克斯要求每一个事业部都要有火箭式的业绩成长,每一个员工无不追求个人绩效(有了举世无匹的IBM主机,你就应该是“蝴蝶脚”马拉多纳!),艾克斯像是高高发令的将军,但对客户需求却一无所知。许多客户只能小声抱怨:IBM不仅没有服务品质,而且决策流程超长也超慢,反应像科技博物馆里的恐龙。   那时,美国客户购买了大量IBM主机,但却发觉系统整合问题重重,在求助IBM得到冰冷响应下,许多公司拒绝再买IBM产品,转而走向功能日益强大的“桌上型PC/服务器”的解决方案;许多系统整合和服务,它们也不再找IBM,转而向它的竞争者EDS、Oracle、HP、Compaq等购买;于是,蓝色巨人财务报表开始出现血淋淋的红字:1991年亏28.3亿、1992年亏49.6亿、1993年亏81亿,1993那年的数字还打破华尔街历史纪录。“当IBM的客户有75%不再投资买IBM的主机,原先围在主机边的IBM人,就成了最大的包袱。”   当市场的发号施令者由“IBM”变成了“客户”,IBM除了换老板,组织也必须全盘转变。   钻研企业策略的台湾大学国际企业研究所教授汤明哲分析:IBM必须透过不断的换人换血,更新企业组织里的固步自封,才有可能转型成功。郭士纳的上任,就是IBM董事会破釜沉舟的决定,因为他是一个科技管理的生手,甚至部份资历较长的IBM人还戏称:“这下我们真正是‘国际饼干制造公司’(IBM, International Biscuit Manufacturer)了!”(郭士纳前职就是Nabisco饼干首席执行官)   没有人想到,这个个头不高的IBM新教练,竟然把矩阵式组织成功带进31万人的超级公司,改造成意大利国脚般的超级联军。   矩阵式改造   首先,他把原本四散的事业体,改造成会盯“球”(也就是顾客)的超级后卫,IBM历史悠远的技术能力仍是首屈一指,只是球员太爱对观众作秀,一旦他们把心思转回到客户身上,战斗力立刻恢复大半,在这点上郭士纳以身作则,亲自搭飞机飞行全美拜访客户CEO,感动了客户也惊醒了IBM人;第二步,他以顾客为中心,重组原本各主其事的事业群,整合成以产品类、业务类(以客户所在产业,作第一手垂直行销)为主的两大团队,让他们既彼此竞争又彼此合作,即使是出过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研发实验室,也必须定位在客户的需求上,才能激活研究进度;第三步,为了让CEO能快速掌握世界顾客需求,IBM把决策权由各地总公司回收到总部,但把官僚式的8、9个层级缩短到4层,同时各地业务分别由当地总经理、地区总经理与美国总部产品类、业务类总经理共管,“就像两把钳子,不断会给你压力。”IBM大中华地区全球服务部总经理曾元曦指出。   1996年,和IBM“失联”已久的美国保德信人寿重回IBM怀抱,是郭士纳带队胜利的里程碑。这家全美前10大的计算机买主,在90年代初愤而离开IBM,转而向对手买硬件和软件;但自从IBM动员旗下金融事业群兵力,加上软件实验室协同开发数据管理新软件,保德信与IBM签下一纸5年3.4亿美元的采购合约,此后IBM一路过关斩将,生意由谷底V型反转。   大象的探戈   台湾网络游戏公司“游戏橘子”CEO刘柏园回忆:1999年公司刚成立,找了IBM和Compaq来洽谈主机与服务器购买合约,由于开业时间紧迫,他需要立即提供方案的供货商。“会议结束,我告诉他们,‘游戏橘子’3天后就要去

文档评论(0)

lyf663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014006200000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