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9-2020年人教版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 Word版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2020 学年人教版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 的艺术明珠。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 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 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 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 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 黹、缣帛,( )。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 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 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影作品般 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 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将女红针黹薪火相传, 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 C.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 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 D.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B.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C.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D.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C.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 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D.创新中有传承,发展中有循古 2、好朋友阿成考上大学,小明给他写了一张贺卡,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够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阿成,祝贺你考上理想的大学!能考上顶尖名校,你真的特别幸运!获悉这个好消息的那 一刻,我也无比兴奋。虽然不能和你上同一所大学,但我会永远感念我们多年来的深厚情谊。敬祝你大学新生活愉快,学业蒸蒸日上! 3、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字。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欧阳修《醉翁亭记》对太守宴会描绘得让人眼馋,不仅有“ ”捕到的肥鱼,还有用泉水酿的酒和摆在面前的各种“ ”。 《诗经·氓》中,女子把婚期延迟到秋天,是因为对方“ ”。回顾婚姻生活,自评没有差错,可是对方“ ”,行为没有准则,三心二意。 韩愈《师说》中“ , ”两句总结了士大夫之族师道不复的原因。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野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菊不会作骚人的干粮让他来充饥,更不会和其它菊花一样在重阳开放。B.野菊生于野外无人欣赏却不以为意,因为正是这样的环境让它有了幽色。C.诗人傍晚时分与朋友相逢于半ft,便折菊相送,他的此种行为含有深意。 D.在诗人的笔下,野菊也有思想有感情,这样写能更好地借菊花表达感情。 2.颔联描写了野菊怎样的形象?请加以分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水下六米的凝望苏沧桑 ①一只飞鸟俯瞰南中国,看见一条江从杭州穿城而过,江的北面有一个湖,是它熟悉的西 湖;江的南岸也有一个湖,是它从来去过的湘湖。它想了想,飞向了那片陌生的水城,轻轻落在水中央一棵清瘦的柳树上,看见了湖中自己同样清瘦的倒影。 ②这是一月的湘湖。一切仿佛睡着了。睡意蒙胧中,它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水声,然后传来船夫的一句话,“这么个下雨天,雾又大,老人家还是回家待着好。” 老人家,是我年近耄耋的父母,从老家来看我和弟弟。他们常来杭州,已经把西湖看厌了。我想起仅一桥之隔却从未去过的湘湖,便带他们来了。 ③船窗前的父亲,久久凝视着冬天上午十点的湘湖,没有侧过脸来,只听得见他的声音: “我见过的景色里,最像水墨画的,甚至比水墨画更美的,就是这里了。” ④ 一月的湘湖,就是父亲小时候教过我的那种留白很多的写意山水和花鸟画。花格船窗将天地框进一个天然的画框,雨雾如磨墨般,将天、地、水、物磨成了浓墨、淡墨,或更

文档评论(0)

lcm8016256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