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孝廉文化.ppt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孝廉文化.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播撒孝廉之种 营造孝廉之风 罗田县实验中学 一、“孝廉”的含义 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 , 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 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 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 被推选的士人。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 的一种科目,孝廉是 孝顺父母、办事 廉正 的意思。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 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 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 134 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 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 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 岁举科目, 名公巨卿多出之 ,是汉 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根据儒家的思想,强调为人立身以孝 为本,任官从政以廉为方。因此,察举孝廉 被确定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科目,成为汉 代察举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典型科目。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孝与廉的联系。 “善事父母为孝。”“孝道”主要体现在子女能给 父母提供物质生活上的必要保障,在言行上尊重父母, 在精神上使父母得到安慰,让父母安心。孟子曾经谈过 世俗所谓的五种不孝,其主要观点就是子女只要“不顾 父母之养”和有“以危父母”的表现就是对父母的不孝。 假如身为公务人员的子女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东窗事 发前,父母为其忧心忡忡、提心吊胆;一朝案发,子女 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更严重的被施以法律惩处,非但不 能在物质上赡养父母,生活上照顾父母,反而会让父母 的名誉、精神等各方面受到伤害,“以危父母”。不能 尽子女应尽的义务,不能让父母安度晚年,即“不顾父 母之养”,就是不孝的人。因此,廉洁从政既是党和政 府、人民对公务人员履职的要求,也是子女对父母孝敬、 对家庭负责的重要条件。 二、关于孝廉的故事 (一)关于孝的故事 孝感动天 舜,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 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 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 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 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 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 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 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 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 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 ,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 八年(前 180 )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 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 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 服用。他在位 24 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 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 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啮指痛心 曾参 ,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 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 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 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 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 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 语 · 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 《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百里负米 仲由, 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 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 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 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 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 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 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 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 · 致思》)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 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 “ 孝哉,闵子骞! ” (《论语 · 先进》)。他生母早死, 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 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