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附答案).docxVIP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附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 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2.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说明(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巅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3.朱熹认为:“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 溃散。”“虏骑”当指(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4.1271年,他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改国号为元。“他”是( )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5.观察下图,下列疆域图(局部)所属的朝代是( ) A.秦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6.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按时间先 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西晋 ④元朝 A.②①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8.北宋发行纸币,每次的发行总量限定在1?256?340贯,其面额通常为一贯、五贯、十贯等,每印发一次交子, 必须备有一定的准备金,以保证纸币能得到自由兑换,其直接目的是( ) A.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保证信用货币稳定性 D.保障商人基本利益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6 9.以下两幅示意图反映的变化是( ) A.商品经济发展 B.耕地面积增加 C.海外贸易兴起 D.经济重心南移 10.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 ) A.无徽不成商 B.扬一益二 C.苏湖熟,天下足 D.湖广熟,天下足 11.朱熹曾自述之所以得中进士,是因为在答卷中揉进了佛理,而他初次赴京赶考,随身携带的也只有某高 僧的语录。这反映了( ) A.佛学与儒学有相通之处 C.科举考试以阐释佛理为主 B.理学思想源于佛学 D.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12.唐宋时期,众多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术的改进 C.国家政策的支持 B.印刷术的进步 D.对外交流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 ——摘自《陆游集》 材料二 时间 742年 1080年  北方 3?042万人 956万人 人口  南方 2?036万人 2?368万人  比例 3:2 2:5 吴越王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资治通鉴》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 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 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6 (1)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 (2)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 (3)请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隋唐发明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时期,中国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其“一板印刷,一板已布字。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而且原材料消耗大为降低。元朝时,王祯又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了排字“转盘”。 明清时期,还出现了锡活字、铅活字、钢活字等印刷技术的新尝试。1440—1448年之间,德国人谷腾堡发明 了铅活字印刷术。 ——摘编自黄悦翎、匡导球《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等 材料二 ①1550年欧洲学者约维斯说:在广州的印刷工人采用与我们相同的方法,印刷各种书籍。②20世纪 出土的敦煌回鹘文木活字,据考证,这些“字母活字”实物出现的年代大约为12世纪末到13世纪上半叶。③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向西是经过西域传到波斯、埃及直至欧洲的。 (1)材料一中,隋唐发明的“印刷术”指什么?“胶泥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活字印刷术具有什么优点? 高中历史

文档评论(0)

lihuame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