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谈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表达能力 提升 有效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0-9889(2015)11A-0086-01语言表达是说话技巧与表达艺术的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 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是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文本关键词的品味、修辞手法的赏析、谋篇布局的揣摩,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 一、品味关键词,感受遣词造句的巧妙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材料都由编者精心编排,这些 文本在应用语言表达技巧方面值得学生们学习。文本 中的一些关键词对于文章主题的表达具有画龙点睛的 作用,教师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感受其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妙用,这对学生语言表达技 巧的提升大有裨益。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学 会查“无字字典”》一课时,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 致了解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什 么是“无字字典”。学生认为, 字典是我们查生字时会 用到的工具书,而无字字典就是不用查字典,只要结 合周围的环境或者突发状况对某个词语做出注解,就 像文中的爸爸所说,“烈日当空, 庄稼都晒蔫了” 就是 对“骄阳似火” 的准确注解。 学生有了初步感知以后, 笔者又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 你面对什么样的 情景不用查字典就会想起某个词语呢?”在教师的鼓 励下,有的学生说:“暑假的一天,雨下得特别大,像 有人从天上往下倒似的,这不就是对‘大雨倾盆’的 最好解释吗?”学生们结合生活经验争相发言,在语 言表达中不仅仅是收获了一两个词语,对文中关键词 句的表达技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达到了提高教学效 果的目标,赋予了课堂教学不一样的精彩。 二、赏析特殊句,渗透修辞手法的妙用 修辞手法的妙用是增强表达效果、展现语言魅力的重要方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美语句、篇章大都恰当地运用了修辞手法,值得重点赏析,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特殊语句修辞手法的妙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北大荒的秋天》一课,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笔者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仔细阅读文中的句子“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哗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 么发现。在教师的点拨提示下,学生发现这些句子主要写了豆荚、高粱的样子。学生回答完毕以后,笔者继续追问道:“再仔细读一读、 想一想,这些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你们会仿照这样的句子描写自己所熟悉的一种景物吗?”学生重新品读句子,体会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仿照句式说一两句话,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其表达技巧自然有所提升。 三、反思结尾处,习得布局谋篇的技巧 学生习得语言表达技巧也是在思考中积累的过 程。在语文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堂回 顾与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反思及时地发 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还可以归纳课文中语言表达的 特点,总结语言表达、谋篇布局的技巧,引导学生进 行表达技巧的应用。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九 寨沟》一课时,笔者在课堂结尾处是这样教学的: “昨 天我们一起到了济南的泉城,欣赏了著名的趵突泉、 珍珠泉等美景。今天,我们又一起游览了九寨沟,欣 赏了九寨沟的美丽风光。 请大家想一下, 同样是写景, 这两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在问题的指 引下,学生对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反思对比,总 结出《泉城》按照先总写,然后以并列写的形式对景 点逐个描写的方法;而《九寨沟》则是按照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一处景点转移到另一处景点进行描写。同样是描写景物,但由于布局谋篇方式的不同,文章的表达效果也就不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就同类文章进行反思,这样学生对写景文的表达技巧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习得布局谋篇的表达技巧,有助于学生迁移运用,深化所学知识,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契机, 精心选择教学切入点,在具体的实践运用中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促使学生语言表达技巧的提升。 (责编 杨 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9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