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金氏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参考幻灯片.ppt

七金氏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参考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七 金氏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 1 3. 了解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临床意义 1 . 掌握金氏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原理 2. 熟悉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具体操作方法 2 将α - 氨基酸的氨基通过酶促作用 转移 到α - 酮基上,生成相应的 酮酸 与 氨基酸 的反应。催化这一反应的酶称为 转氨酶。 转氨作用: 3 也称氨基转移酶,是一组催化 氨基 在 ? - 氨基酸 与 ? - 酮酸 之间转移的酶 。 是一种 细胞内酶 ,当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或细胞 死亡时释放到血液中。 转氨酶 4 转氨酶 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 在肝、心、肾等组织中, 谷丙转氨酶 ( GPT )和 谷草转氨酶 ( GOT )的活性 均较高。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 血清内两种酶维持一定水平的转氨酶 活性(即正常值)。 5 转氨作用的机制: 6 体内主要两 种转氨酶? 谷丙转氨 酶 ( GPT ) 又称丙氨 酸转氨酶 ( ALT ) 谷草转氨 酶 ( GOT ) 又称天冬 氨酸转氨 酶( AST ) 肝脏 心脏 7 谷丙转氨酶 : 催化谷氨酸和丙氨酸之间的转化 的转氨酶,其结构式反应如下: 8 血清谷丙转氨 酶活性 测定的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 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组织中。正常人 血清中此酶浓度活性很低,肝细胞中该酶浓度活 性极高,当肝细胞受损时此酶从细胞中释放血。 因此测定血清 ALT 活性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预 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 ) 血清 ALT 活性增高: 肝胆疾病 、 药物和毒物 ( 2 ) ALT 活性降低 : 磷酸吡哆醛缺乏症 。 ALT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 9 酶活性 :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时 间内 底物的减少量 或 产物的生成量 。即酶反 应速度。 酶活性的 影响因素 样品处理 测定条件 溶血 抗凝剂 存放时间 温度 pH 时间 底物浓度 酶浓度 10 常用的谷丙转氨酶酶活性测定方法有: 1 金氏法( King 法) 2 赖氏法( Mohun 法) 3 改良穆氏法( Reitman-Frankel 法) 共同点 :原理、试剂、操作步骤和作用时间相似。 不同点 :在于单位定义和标准曲线绘制方法不同, 因此测定结果的单位数值不同。 在 37 ℃ ,1ml 血清与底物作用 60min , 生成 1 μ mol 丙酮酸为 1 个活性单位 11 第一步反应 : 12 第二步反应: 520nm CH 3 α - 丙酮酸 13 2 标准曲线的制备 1 测定酶活性 14 试剂 试管编号 测定管 对照管 丙氨酸氨基转移 酶底物液( ml ) 0.5 0.5 置于 37 ℃ 水浴中预温 5min 血清( ml ) 0.1 置于 37 ℃ 水浴 60min —— 2,4 一二硝基苯肼 溶液( ml ) 0.5 0.5 血清( ml ) —— 0.1 各管混匀后,置于 37 ℃ 水浴中保温 20min 0.4 mol/L NaOH 溶液( ml ) 5.0 5.0 混匀, 10min 后, 30min 内在 520nm 处比色,以对照管调零,读取测定管吸光度值。 1 测定酶活性 取试管 2 支,按下表 3-13 操作 表 3-13 15 试剂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2 μmol /L 丙酮酸标准液 ( ml ) —— 0.05 0.10 0.15 0.20 0.25 谷丙转氨酶底物液( ml ) 0.50 0.45 0.40 0.35 0.30 0.25 0.1mol/L 磷酸缓冲液 (ml) 相当于丙酮酸实际量 ( μ mol ) 0.10 0 0.10 0.10 0.10 0.20 0.10 0.30 0.10 0.40 0.10 0.50 各管混匀后 2,4 一二硝基苯肼溶液 ( ml ) 0.5 0.5 0.5 0.5 0.5 0.5 各管混匀后,置于 37 ℃ 水浴中保温 20min 。 0.4 mol/L NaOH 溶液 ( ml ) 5.0 5.0 5.0 5.0 5.0 5.0 混匀, 10min 后, 30min 内在 520nm 处比色。以第 1 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值。 2 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 6 支试管,编号,按下表 3-12 步骤操作: 表 3-12 16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吸光度( A ) 丙酮酸含量 ( μmol ) 试管编号 对照管 测定管 吸光度 ( A ) 表 2 丙酮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表 1 金氏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 原始数据记录 17

文档评论(0)

sandaji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