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基本知识及题目.docx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航道工程与航道尺度 第一节 航道工程 、航道 定义:为了组织水上运输所规定或设置的船舶航行通道称为航道。 规定:图上画定或现场标定;设置:人工开挖或整治而成。 规定:图上画定或现场标定; 设置:人工开挖或整治而成。 基本要求: 足够的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 适合船舶航行的水流条件:流速不能过大、流态不能太乱、比降不能太大。 跨河建筑物应满足船舶航行的净空要求。 、航道工程 整治工程:建造整治建筑物,改变和调整水流结构,稳定主流,控制和调整 泥沙在河槽内的运动 ……。能较长时间维持河势,影响范围大,投资大。 疏浚工程:用挖泥船挖除碍航浅滩,增加航深;用爆炸除去碍航礁石。投资 少,见效快,施工简单,但易回淤。 渠化工程:建造拦河闸坝,抬高水位。投资大,技术复杂,通常应先考虑疏 浚和整治措施,如达不到要求才考虑渠化工程。 径流调节:利用上游水库,洪水季节蓄水,枯水季节放水。 渠化工程一般来说:山区河流 渠化工程 平原河流、潮汐河口整治和疏浚结合平原上的大江大河疏浚河网地区、湖区疏浚 平原河流、潮汐河口 整治和疏浚结合 平原上的大江大河 疏浚 河网地区、湖区 疏浚 第二节 航道尺度 、航道尺度 在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情况下, 保证通航的航道最小尺度。 包括航道水深、 航道宽度、弯曲半径以及在最高通航水位下跨河建筑物的净空。 、航道等级 ①以航道水深为分级标准:美国密西西比河水系分 4级1.83m、2.74m、3.66m、 12.20m。 以标准驳船的吨位为分级标准:我国采用此分级法。 三、内河船舶的航行方式 拖带船队 2.顶推船队 第二章 浅滩的演变和整治 沿河流的纵向河床有一系列的凸起之处,从航运观点来看,我们一般是将 水深不足,碍航的地方称为浅滩,或称碍航浅滩。 河流中为什么会出现浅滩?各个浅滩上的水深为什么不一样?浅滩位置为 什么会移动?等等,这些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原因和规律的。因此,整治 浅滩时,必须掌握浅滩演变的规律, 了解浅滩的成因, 然后进行整治工程的规划 设计和工程的实施。 第一节 浅滩及其成因 、浅滩及其组成 浅滩:联接边滩与边滩或江心滩之间的 ?°水下沙埂?±,当其航深不足时,便 称为浅滩。 组成:①上边滩、②下边滩、③上深槽、④下深槽、⑤沙埂、⑥尖潭、⑦倒 套、⑧上沙咀、⑨下沙咀 、浅滩分类及成因 按淤积部位(淤积原因)分为 6 类: 弯道过渡段浅滩;深槽由凹岸- 凹岸,环流消失(或不定)。 放宽段浅滩:单宽流量减小,流速减小。 河槽束窄处上游浅滩:局部壅水区。 分汊河段浅滩。 分流河段浅滩。 支流汇入河段浅滩。 按河床形态分为 4 类: 正常浅滩(平滩):上、下深槽对峙而不交错(航槽位置稳定) 交错浅滩(坏滩):上、下深槽交错(航槽不稳定),横向漫流。 复式浅滩:滩、槽交错分布的浅滩群。 散乱浅滩:滩、槽分布散乱,极不规则。 成因:(至少有四种可能) 流速减少:放宽、束窄壅水、分汊、分流、入汇等。 环流:过渡段环流方向相反,泥沙落淤。 洪、枯水流方向不一致:洪水淤积,枯水冲不走。 上游来沙量过多:山洪、冲刷、塌方等原因。 总之,浅滩的形成可归结为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输沙能力,上游来沙不能 被本河段水流所带走落淤而成。 第二节 浅滩演变的基本规律 、影响浅滩演变的主要因素 来水来沙条件,河床边界条件两方面。 来水、来沙条件(水文条件) : 大水,少沙:浅滩少淤或冲刷 大水,少沙: 浅滩少淤或冲刷 小水,大沙:浅滩淤积 小水,大沙: 浅滩淤积 洪峰在前,沙峰在后:浅滩淤积沙峰在前,洪峰在后:浅滩少淤或冲刷 洪峰在前,沙峰在后: 浅滩淤积 沙峰在前,洪峰在后: 浅滩少淤或冲刷 涨水慢(淤),落水快(冲):浅滩淤积(淤多、冲少) 涨水快,落水慢:浅滩冲刷(淤少、冲多) 涨水快,落水慢: 浅滩冲刷(淤少、冲多) 从以上可以看出:河流的来水、来沙(水文条件)及其变化过程对浅滩冲 淤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水文条件的变化是引起浅滩变化的直接条件。 河床边界条件(河床形态) : ①竖向形态:边滩高大,水流归槽早,冲刷时间长,浅滩冲刷多; 边滩低,水流归槽晚,冲刷时间短,浅滩冲刷少; ②平面形态:放宽、束窄、分汊、过渡段长短等,影响流速分布,环流结构。 上、下游河势:动力轴线摆动。 、浅滩演变的基本规律 1、绝对活动性:浅滩形态总是变化的,浅滩总是在不停地发生着冲淤变化,这 是水流与泥沙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2、相对稳定性:只要河床形态、地貌不发生根本变化,浅滩不会消失,必然存 在。这也是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结果。 3、年内周期性: ①一般是:洪(涨)淤、枯(落)冲,又可分 4阶段: a、涨水初期:冲淤交替 b高水期:明显淤积 C、中、枯水:明显冲刷 d枯水末期:相对稳定 ②鞍凹(槽口)位置:洪、中、枯不同,但具有年周期性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