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尹师鲁第一书8.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第二部分 1 、朗读第 5 段,思考:本段中作者回答尹师鲁的几个疑问? 各反映出作者什么态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 ——“ 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 二疑欧阳修“暗于朋友” ——“ 此似未知修心” 三疑欧阳修“非忘亲” ——“ 此又非也”、“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核心内容: 在于解释自己并非“暗于朋友”,所作所为理智 冷静,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五六十年来 , 天生此辈 , 沉默畏慎 , 布在世间 , 相 师 成风 . 忽见吾辈作此事 , 下至 灶门老婢 , 亦相惊怪 , 交口议之 . 不知此事古人日日有也 , 但 问所言 当否 而 已 . 又有深 相 赏叹者,此亦是不惯见事人也。可嗟世 人不见如往时事久矣 ! 五六十年来,上天造就了这么一批人,怕事 谨慎,(这些人)遍布全国,互相 模仿(学习) 形 成风气。忽然见到我们做这种直言的事, 以至 就连 做饭的老妪,也感到很惊异,互相议论。却不知道 这种事古人天天都在做,(他们) 仅仅 关注是 对 (恰当) 还是 不对 罢了。还有人深深地赞叹 我 的行 为,这也是见识不多的人。可叹如今世人不能见到 像古人那样的所作所为很久了。 第六段: 往时砧斧鼎镬 , 皆是烹斩人之物 , 然士有死不失 义 , 则 趋 而 就 之 , 与 几席枕藉 之无异 . 有义君子在 傍 , 见有就死 , 知其 当然 , 亦不甚叹赏也 . 史册 所以 书之者 , 盖特 欲警后世愚懦者 , 使知事有 当然 而不 得避尔 , 非 以为 奇事而 诧 人也 . 过去,砧板、斧头、大鼎、大锅都是用来烹煮杀害人的 东西,但那些正直敢言的人宁可死也不牺牲道义,他们 走向 这些刑具和去 赴宴 、 睡觉 没有不同。坚持正义的人 在 旁边 看到有人慷慨就义,知道他们 应该这样 ,并不十 分感叹。史书记载他们 的原因 , 只是 想要警戒后世愚蠢 胆小的人,使人知道这些事 应该这样 做而不能逃避罢了, 并不是 把 它 当作 奇事而 使 人感到 惊诧 。 所幸的是现在朝廷用刑很仁慈,不再用这类刑具, 假 如 有,有一个人敢于去受刑,不知大家要惊奇到什么 地步。然而我们这些人也应当绝口不再 谈 以往的事了。 (我)住在清静偏僻的地方, 每天 注意 提高自身的道 德修养 。这些事本不必说,不过你信中 认为 我对自己 的行为有所怀疑,需要了解我如何 对待这次贬官 ,所 以略微说说。 幸今世用刑至仁慈 , 无此物 , 使 有而一人 就 之 , 不知作 何等怪骇也 . 然吾辈亦自当绝口不可 及 前事也 . 居闲僻 处 , 日 知 进道 而已 . 此事不须言 , 然师鲁 以 修有自疑之 言 , 要知修 处之 如何 , 故略道也 . 第六段:表义无反顾之心 学习第二部分 3 、第 6 段翻译 ( 6 )五六十年来,上天造就了这么一批人,(身为官吏却)小心畏惧, (这些人)遍布全国,互相模仿形成风气。忽然见到我们几个人的所作所 为,以至就连做饭的老妪( yù ),都感到惊异,互相议论。却不知道这 种事古人天天都在做,(他们) 仅仅 关注是对还是不对罢了。还有人深深 地赞叹我的行为,其实也是他们见识不多。让人叹息的是如今世人已很久 没有见到古人那样所作所为了。人们常用砧( zhēn )板、斧头、大鼎、 大锅来烹煮杀害直言的人,但那些正直敢言的人宁可死也不牺牲道义,他 们走向这些刑具就像去赴宴、睡觉(那样从容)。坚持正义的人在旁边看 到有人慷慨就义,知道这是应该做的,并不十分惊讶感叹。史书上写下他 们的行为也不过 只是 为警戒后世愚蠢软弱的人,使人知道这些事应该承担 而不能逃避,绝不是认为他们的行为奇特,写下来 令人惊诧 用的。所幸的 是现在朝廷讲究仁慈,不再作这类刑具,假如仍有这类刑具,有一个人敢 于触犯,不知大家要惊奇到什么地步。不过,我们这些人也要绝口再不谈 以往的事了。(我)住在清静偏僻的地方,每天注意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这些事本来是不必说的,不过你信中 认为 我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怀疑,需要 了解我对于这次贬官的态度,所以略微说说。 安道与予在楚州 , 谈祸福事甚详 , 安道亦 以为 然 . 俟 到夷陵写去 , 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 心 也 . 又常与 安道言 , 每见前世有名人 , 当论事时 , 感激 不避诛死 , 真若 知义者 , 及到贬所 , 则戚戚怨嗟 , 有 不堪 之 穷 愁形于文字 , 其心欢戚无异庸人 , 虽 韩文公不免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