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_胜任素质模型与职位分析.pptx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四 章胜任素质模型与职位分析 第一节 胜任素质模型素质概述一、素质的概念二、素质的基本特征三、素质形成的决定因素四、素质的构成杜月笙杜月笙(1888年-1951年),原名杜月生,后由国学大师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江苏省上海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黑帮老大”“中国第一帮主”“三百年帮会第一人”和“上海皇帝”,一生叱咤风云,闯得猛、玩得火、斗得凶杜月笙杜月笙最初踏入黑社会时,曾为上海黑白两道头面人物黄金荣拎皮包。能说会道,八面玲珑的他,很快得到重用。自立门户后,他收门徒上千,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上海滩三大亨”。当时有“杜月笙吼一吼,上海滩抖三抖”一说。1923年,黄金荣在上海漕河泾镇西造了一座私人花园(今桂林公园),大出风头,连国民党头面人物蒋介石(曾是黄的门徒)都上门祝贺。杜月笙看在眼里,心绪难平:“我造一座大祠堂与他比一比!”杜月笙1930年,杜月笙在出生地浦东高桥镇附近购地50亩,大兴土木,建造杜家祠堂。该祠堂五开间门面,前后三进,祠堂大门口坐着一对1.7米高的大石狮,石狮口中含有可转动的石球。祠堂气派十足,举世瞩目,上海无一座祠堂能与之相比。落成那日,杜月笙非常得意。为了显示显赫家世,杜月笙请国学大师章太炎撰写祠堂碑文。这下可把国学大师难住了,他翻阅杜氏宗谱,只找到杜家祖辈最有身份的一名穷秀才,以杜月笙当时的地位,仅靠这位秀才,显然撑不起荣耀的门面。于是,章挖空心思,杜撰了一篇奇文,说杜月笙是西晋将领、学者杜预(号武库)的后裔,同时题匾额“武库世家”,高悬于祠堂大厅内正中上端杜月笙1931年6月,杜月笙满面春风,举行祠堂落成典礼,南北军政界要人、海内名人蒋介石、徐世昌、曹锟、段祺瑞、吴佩孚、张宗昌等均送匾额致贺。上海和各地报刊纷纷报道,轰动全国。庆祝祠堂落成,大搞“京剧名伶大会串”旧时官宦人家和巨商家的老人做寿、子女结婚等喜庆大事,都要在花园里办堂会,请来名角演戏助兴。杜月笙是京戏迷,他的如夫人姚玉兰曾是京剧名伶,因此办祠堂落成堂会首选演京剧。杜觉得:“要么不办,要办就天下第一。”凡是名气很大的各地名角,他都发出请帖。当时报载受邀者有“四大名旦”梅兰芳、程艳秋(程砚秋)、尚小云及荀慧生,还有武生泰斗杨小楼、前辈名旦龚云甫、前辈名武生李吉瑞、名老生谭小培与谭富英父子、“四大须生”之一马连良、言菊朋和高庆奎、贯大元、王又宸、萧长华,名小生姜妙香,名净金少山,名丑马富禄与刘斌昆,文武老生苗胜春“海派京剧”领军人物麒麟童(周信芳)、赵如泉、小杨月楼、高雪憔和正走红的武生新秀李万春等57位三代同堂的演员。其他接到请帖的都欣然赶来,唯余叔岩婉言坚拒。余与梅兰芳、杨小楼齐名,被誉为“菊坛三大魁元”。杜月笙对余很看重,派专人专程赴京登门去请。余托词不来,使来人下不了台,来人恼羞成怒,丢下一句话:“这次不来,下次也别到上海来演戏了!”言下之意,若来,定叫你演不了戏!余软硬不吃,顶了一句:“不来就不来,我不愁没饭吃!”余叔岩为何坚拒上海之行?一说他确实有病,一说他瞧不起流氓出身的暴发户杜月笙。余叔岩未出席是美中不足,杜月笙耿耿于怀,留下遗憾。后来,杜月笙娶了余叔岩的得意弟子、女老生孟小冬为妻,孟向他解释老师有病不能南下的原因,他才消除了误会。杜祠演戏前一天,公路上人如蚁群,车水马龙,混乱不堪。杨小楼、程艳秋、姜妙香、王又宸等只好步行,梅兰芳坐独轮小车。不少演员雇人力车,似长龙一般浩浩荡荡前进。杜公馆备下15辆奥司汀轿车和150辆人力车接客人,仍嫌不够。第二天,派出一艘客轮,载2000人,从黄浦江外滩直驶高桥。结局抗战后,杜月笙将目光定在了上海市市长的职位上。蒋介石既要利用他,又恨他难以驾驭,有心趁着日寇投降接收重建上海的契机,加以抑制,不让他名正言顺重新称霸上海。蒋对内甚至明确训示:对帮会的基本政策是取缔三大战役结束,杜月笙知道蒋家王朝气数已尽,开始谋虑去从。虽然中共方面通过黄炎培等劝他留下,但他自己判断反共20余年,可谓血债累累,所以不敢不走。杜月笙选择了去号称自由港的香港。败退台湾的蒋介石,曾派俞鸿钧、洪兰友等赴港游说,杜月笙都是以疾病缠身为由推拒。蒋介石于是采取了“神经战”恐吓他。1951年4月初,在香港的国民党特务传话给杜月笙:中共正欲与港英当局交涉,要把他押回上海,在清算“四一二”政变大会上批斗,同时大陆特工潜入港岛,如交涉不成时,就将他就地处决杜月笙信以为真,因极度恐惧夜难成寝,日坐愁城,患了严重神经衰弱、心脏病。当年7月盛夏,他中风偏瘫,这次他拒绝进医院治疗,8月10日以后,杜月笙进入昏睡状态,水米不进,16日下午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杜月笙他闯荡上海滩的基本要素是:足智多谋、隐忍薄发、坚韧不屈、蛮横霸道而不露声色。不但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于商界、军界与政界,而且将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