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很怕麻烦别人?这是怎样的心理状况?.docx

为什么有的人很怕麻烦别人?这是怎样的心理状况?.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什么有的人很怕麻烦别人?这是怎样的心理状况? 为什么有的人很怕麻烦别人 ?这是怎样的心理状况 ?其实怕麻烦别人,是内心渴望 依恋的表达。回避型的人不应该成为孤岛,而要真的接受他人、走进关系,一切并没 有内心害怕的那么糟。试着依赖某个人,那是很美妙的体验,也是改变的第一步。下 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原因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 怕麻烦别人,是内心渴望依恋的表达 01 我曾有个朋友,现在已不算朋友,因为在多年的互动中慢慢疏远了。 现在想来,我们的交往就像某种 “协议 ”: 他孩子满月我随了 300 块钱,他随后就给我买了套书,定价 308 。 有一次聚会我把他送回家,下车后他从车窗给了我 20 块钱,说是车费。 还有一次他住院,我们买了水果去看他,出院后第二天,他请我们吃火锅表达谢 意。 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渐渐的,我害怕与他交往了,我不联系他,他也从来没联系过我。 几年前,有一部文艺又暖心的电影 —— 《桃姐》,整整火了一年。 剧中,桃姐伺候了李家 60 年,病倒后不愿意麻烦李家,拒绝别人的搀扶,拒绝李家的礼物,固执地住进了敬老院,宁愿独守孤老,也不愿浪费李家少爷罗杰的时间。 桃姐先后为李家老少五代人工作,温情与忠心可见一斑,着实打动了观众,可 “坚持不麻烦 ”的举动引发了热议。 最终,尽管李家少爷罗杰和桃姐形同母子,但桃姐不麻烦别人、坚强、独立、固执的性格还是深深印在我心中,至今挥之不去。 曾有一期《奇葩说》的辩题是: “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否是一种美德 ?” 苏有朋首先提出概念要澄清:什么是 “别人 ”,什么又是 “麻烦 ”。粗略界定, “别人 ”是为了区别 “亲密 ”的。 亲密关系往往指家人和特别好的朋友,对我朋友和桃姐而言,我和罗杰都不算亲密关系,但也算不得别人。 毕竟我和朋友交往了十几年,罗杰还是从小被桃姐养大的,我们是介于 “别人 ”和“亲密 ”之间的那类。 而“麻烦 ”的定义十分宽泛,我认为至少主观意愿的举手之劳,就不算是 “麻烦 ”,比如我顺路送朋友、桃姐被搀扶。 今天谈的 “害怕麻烦别人 ”之人就是这样的人,哪怕主动为他们做一点小事,也会被拒绝或很快 “还人情 ”,别人对他好是有压力的。 他们基本不会找人帮忙,别人最好也别找他,他们活在人群中,却又像是独立在人群外。 还极少袒露心声,凡和情感、亲密沾边的总会逃开,只和你一起做事情,而且即使是做事情,也会分工明确, AA 制是他们对待关系的态度。 就像原来课桌上的 “三八线 ”,谁也不能越雷池半步,否则就会有小惩罚。 或者没这么极端,但总体生活关系中,他总不会有太多情感色彩,独来独往,不愿意走近别人,也不愿别人靠近,他人的关心与帮助,他们是不需要的。 这其实是一种不那么明显的 “回避型人格 ”。 02 他们回避的是依恋。他们是反依赖的,不管依赖别人还是被别人依赖,对他们而言,都是 “很麻烦的事 ”。 与他们打交道,无形中会认同他们的 “协议 ”,协议中心就是我做到我应该做的,你也要做到你应该做的,我们的关系就是责任与义务,别跟我谈感情。 这就是我 “朋友 ”给我的感受,在他给我费用时,我感到在他眼中自己什么都不是,还不如出租车司机。 不相欠就不会有依恋。没有依恋,不论是爱人还是朋友,两清才可以安心。 回避型的人认为,只要有依恋就很容易产生依赖,就会有伤害。 不麻烦别人的意思是 “我害怕对你有依赖 ”,这意味自己是脆弱的、无力的,这种脆弱感的暴露他们是承受不了的,会有羞耻感。 这样的人在早年往往经历过这样的养育方式: 一种是指望不上的养育。 父亲缺失,母亲很弱,弱到自己没能力让孩子依赖,也或许是母亲本身就有抑郁人格,整天长吁短叹愁眉苦脸,做任何事都无精打采没气力,或常年生病卧床不起。 当孩子有任何需要,妈妈看不见,即使看见了也帮不上,不是不想帮,而是没有能力照料。 如此以来,孩子慢慢形成这样的感受:我的需要是没人满足的。 慢慢就变得独立,把情感需求藏起来,就怕被晾在那里,不但尴尬还很耻辱。 还有一种父母,是非常要强要面子。 不允许自己软弱,认为别人靠不住,每当孩子软弱就很气愤,经常教导孩子要坚强要独立、社会险恶只能靠自己。这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软弱是可耻的。 他们长大后就变成了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这样就不会暴露脆弱,也就不会暴露之后没人响应,就不会有羞耻感。 我的朋友就是这样,他的父母都常年生病,还互相指责,小时候常见场景就是父母无力地争吵,把他晾在一边,饭都没人做,很多时候都是他煮碗面,自己吃了,还要留给父母。 他讨厌被麻烦,也讨厌麻烦别人,更不愿再去喂养任何人。在他看来,别人的资助都有目的,是想要自己去满足别人。 还有更恐怖的,父母的养育方式是让孩子一直感到亏欠。 不管任何事都要让孩子知道是为了他,孩子生下来养下去本身就是某种 “投资 ”,是要去变

文档评论(0)

152****9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