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街区制是否会影响居民社区认同感.docxVIP

推广街区制是否会影响居民社区认同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广街区制是否会影响居民社区认同感 2016年2月21日,中央 公布了一份重磅文件,不仅”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还要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一时引起网民热议。支持者称开放式街区能使生活更加便利,减少绕行,缓解交通拥堵压力;反对者则首先担 忧社区安全问题。 摘选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张俊的《社区认同与空间》一文,与大家回到最原始的问题上来展开探讨:到底什么是社区?什么是中国居民眼中的社区?大家对社区的认同度与社区规模、社区边界等因素到底是否相关? 到底什么是社区? “社区”概念??是怎么来的???? 滕尼斯(1855-1936)在《共同体与社会》中提出了“社区”的概念,他认为社区是 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人们加入这种团体,并不是有目的选 择的结果,而是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是自然形成的。这样的团体正逐渐向由目的和价值取向不同的异质人口组成的、由分工和契约联系起来的、缺乏感情和关系 疏远的团体(即社会)过渡。 在滕尼斯那里,社区是指传统社会里关系亲密的社会团体,与现代社会不同,当时的社区具有共同体的思想价值取向。共同体可以分为地缘、血缘、精神共同体。 中国城市社会里,是否还存在社区呢? 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 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 委员会辖区。”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 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在政府的文件里,社区被界定为居委会管辖的范围。 费孝通认为:“感觉到社区相比于街道,它与市民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有着更为广泛而深入的联 系,包含政治、行政、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系统,其中最直接的联系是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这个如同小社会的社区由于更注重自下而上的运行逻 辑,因此它提出的日常问题往往会超出街道组织管辖的范围。”国内的很多研究也以居委会范围作为社区范围。 居民如何理解“社区”概念? 在本次实践调研中,笔者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居民对“社区”一词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指社区一词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居民普遍都在用;陌生是指居民对社区一词的理解,并没有从学者所理解的共同体方面考虑,居住区、社区概念的学术区分没有成为居民日常实践的知识。 本次问卷调查将居住区、社区概念做了区分,并询问了“您认为的社区范围”这一问题。课题 组共发放问卷1040份,回收有效问卷979份,答案占比从高到低依次是:居委会管辖的范围(43.3%)、小区围墙以内(37.7%)、街道管辖的范围 (12.8%)、我家附近的几栋楼(6.2%)。从居民的回答来看,居委会管辖的范围、小区围墙以内都有很高的应答频率,也就是说社会自治组织、空间边界 是居民理解社区的重要途径。小区是基于产权的概念,居委会则是基于组织的概念,但这两者的被选比例比较接近。 小区规模与社区认同 多大的社区规模容易形成社会交往,产生较密切的群体呢?生理学家认为超过130米,人将无法分辨对方的轮廓、衣服、年龄和性别等。吉伯德曾指出文雅的空间一般不大于137米。亚历山大指出人的认知邻里范围直径不超过274米(即面积在5公顷左右)。 有研究通过调查发现,300人左右是一个交往小群体的上限,从社交的意义上讲,在一个大的群体当中,会有若干个少于300人的小群体,而超过这一上限后,交往的亲密度便会有所降低。 周俭等从城市空间结构的角度对住宅区的用地规模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建立生活次街,即将划 分住宅区的路网间距缩小,使住宅区用地规模由原来的10公顷~20公顷缩小到4公顷左右,将居住人口控制在1500人左右。这样一个生活次街网络以及由此 形成的较小的住宅区用地开发单元能使邻里交往的场所感加强,从而互助型邻里关系形成的可能性也更多了。 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中指出,居民相互熟悉、便于交往的户数为8~12户,在这样 的邻里范围内,居民彼此的了解程度最深,能表现出较强的社会内聚力;当相识范围扩大到50~100户时,邻里间的交往将迅速减少,彼此将仅知道容貌、姓名 而甚少了解。另有其他研究表明,10~20户围绕街道或院落组构的住区,可以在保证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和自我状态下,形成持久的邻里集体。 现有住宅区的规模是路网规划、设施配套规划等设计方式的结果。城市道路的路网间距一般在 400米左右,由此形成的城市住宅区的用地规模一般有十几公顷。通过对《中国小康住宅示范工程集

文档评论(0)

150****83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