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有机化学.doc

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有机化学.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0 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 有机化学任务书 项目名称:有机化学 一、 项目总体目标及研究思路 1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 通过有机化学课程,将英文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具有用英文思考、阅读、 撰写有机化学专业文章的能力,与国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相结合,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 2 本项目的主要内容: 1.课程体系的完善 有机化学(甲、乙及丙)三个平台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制定适应各阶段的教学大纲和要求,进行分层次管理。每一个平台开设相应的中、英文班级,供学生选课。每一个平台设一位负责人,负责协调一个平台内、学期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各课程之间的四统一。即: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进度,统一考核。实行考教分离。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一如既往、全方位地开展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外语教学的水平。 2.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建设,注重教师自身素质、自身能力的提高,提倡有一定科研背景的、同时具有中英文讲授能力的教授担任主讲。只有将科研和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内容才能做到新颖、丰富,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和利用合适的机会,聘请国外的、具有丰富本科教学经验的大师进行课堂教学。一方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英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本科生阶段体会国外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和国际接轨,以利于他们将来出国深造。 3.教材及教辅的完善 每一个平台课程使用统一的教材。有机化学甲英文班使用Thomson 出版McMurry 编写的第六版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甲中文班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胡宏纹编写的有机化学教材;有机化学乙英文班使用McGraw‐Hill 出版Carey 编写的第五版有机化学,有机化学乙中文班使用化工出版社出版王彦广编写的有机化学;有机化学丙英文班使用McGraw‐Hill 出版Carey 编写的有机化学,有机化学丙中文班使用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徐伟亮主编的有机化学。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跟踪原版教材的再版情况和教辅的出版情况,及时将新的内容填加到教学中。每一个主讲教师基本上都使用多媒体教学和有一定题量的习题库,其中有机化学丙这一个平台根据题型的不同已经进行了整合(命名,是非,推导结构,完成反应,机理推测等),建立了试题库,题量达1500 多道。 4.适合课程教学的网络管理体系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软件的开发,老师和学生应有能力使用计算机网络作为课后的交流平台,在平台上实现信息发布、作业递交、问题讨论等环节,科学、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和时间。 5.课程的辐射借助于我系化学系独有的两个基地(理科基地和工科基地),借助于全国 双语教学资源网的建设,将在有机化学课程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加以宣传,促进和影响全国高校专业基础 课程的双语教学。 二、 修改后的项目实施计划与步骤 2006 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完善平台课程建设,建立一支有科研背景、有英文传授能力的、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2006 年春(计划中),聘请国外专家进行课堂教学。2006 年秋(在出版商的帮助下),开始实施课程的网络化管理。2007 年,完善课程建设,力争成为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 三、 项目研究的预期成果 1、实行网络化管理2、获得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 四、 经费管理 1、项目经费来源:教育部:2 万学校配套:2 万合计:4 万2、项目经费支出:设备费(电脑、打印、复印设备等)1.5 万元网络、通讯、资料印刷、版面费等1.0 万元外聘教师差旅、英文教材引进1.5 万元合计:4.0 万元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申请书 项目名称: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申请人:苏秉华 申请学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盖章) 一、 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 高等本科教育(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不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比较陈旧。结果是,一方面大批毕业生就业有困难,另一方面,企业抱怨招不到想要的人才。追其原因就是,学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出了问题,只追求大而全,重视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 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的意义现实告诉我们,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高等本科教育本身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的需要。只有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上创新,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就业压力才能减轻。信息产业是珠三角的支柱产业,信息类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应用型专门人才,而目前高校信息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对于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具

文档评论(0)

我思故我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部分用户下载打不开,可能是因为word版本过低,用wps打开,然后另存为一个新的,就可以用word打开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