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诗韵》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洛阳诗韵》教学设计 洛阳诗韵 叶文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熟读课文; ②、理解文章重要语句含义,培养 品味语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理清文章思路,理解选材与组 材方法,把握主题; ②、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并 学习欣赏文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理解作者对洛阳的喜爱之情; ②、培养学生热爱悠久灿烂的民族 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先果后因 的逻辑关系。 教学难点:体会对祖国民族灿烂文化的遗产的 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一个课时 教学流程 : 一、导入文本: 通过多媒体课件关于对洛阳文化遗产(白 马寺、牡丹花、唐三彩、龙门石窟等)图片的 1 展示,导入课文。 二、走进文本: 1、文题解读:诗韵——诗一般的韵味。 2、走进作者:叶文玲,现代女作家,长 期(24 年)在河南工作,曾任浙江省作协主 席。 3、简介洛阳:洛阳,因位于洛河之阳而 得名,曾历经二十二个建都朝代,是中国建都 最早、朝代做多、历史最长的都城,累计建都 历史达 1500 年之久,号称 “九朝古都”,“九” 虚指多。 三、研习文本: 1、诵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老师 范读、同学试读),同学在听读的时候,标注 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然后作一交流。 2、学习生字词 : 课件展示:(读准字音,认准字形、明白 词义)) 璀璨 笑靥 馈赠 邙山 龛 笃诚 贬谪 氤氲 谙熟 棹 才俊辈出 姹紫嫣红 摄人心魂 浅 笑盈盈 指名诵读,集体诵读。 3、初读文本,初味诗韵。 ⑴、参阅 “课文导读”,了解文章梗概。 ⑵、再读文本,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学 生讨论,教师点拨) ①思考:本文哪些部分、从哪几个不同的 侧面摹写作为文化遗产 “特殊况味”的洛阳? 明确:课文第 6—15 自然段。从 “古、 2 美、绝、奇”四个侧面集中摹写灿烂悠久文化 遗产的洛阳。 ②、那么第 1—5 自然段写什么? 明确:抒写作者对洛阳的偏爱和崇拜。 ③、前后两部分的关系如何? 明确:前后两部分是总分、前果后因的关 系。 4、再读文本,再品诗韵。 ⑴、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学生讨 论,教师点拨) ①第一部分作者的感受具体是什么? 明确:十分偏爱与笃诚的崇拜。 ②、作者偏爱和崇拜洛阳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表层是 “机遇和亲缘”,深层是 “特 殊的况味”。 ⑵、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思考: (学生讨 论,教师点拨) ①、第 6 自然段在文中结构的作用是什 么?和下文的关系如何? 明确:过渡段,和下文是总分的关系(总 领下文)。即第 6 自然段相对于下文是总述, 下文各段是分述。 ②、课文第 7—15 自然段可分为几个层 次?并找出每一个层次的中心句。 明确:四个层次,各层的中心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