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技术 原核微生物 7糖被.ppt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 糖被(glycocalyx) ;荚膜(capsule) 、粘液层和菌胶团;(c); 粘液层(slime layer):呈松散状态、未固定的的糖被 菌胶团 (zoogloca):包裹几个细胞或一群细胞;①保护作用:其上大量极性基团可保护菌体免受干旱损伤或防止噬菌体的吸附和裂解;一些动物致病菌的荚膜还可保护它们免受宿主白细胞的吞噬,例如肺炎克雷伯氏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的荚膜既可使其粘附于人体呼吸道并定植,又可防止白细胞的吞噬;作为透性屏障或(和)离子交换系统,可保护细菌免受重金属离子的毒害; ②贮藏碳源和能源养料,以备营养缺乏时重新利用; ③表面附着作用,例如引起龋齿的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会分泌一种己糖基转移酶,使蔗糖转变成果聚糖,从而使细菌牢牢粘附于牙齿表面,可腐蚀牙表珐琅质层并引起龋齿; ④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 ⑤堆积代谢废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