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质性研究的理解.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对质性研究的理解 [摘要]:质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热潮, 本文探讨了质的研究的起源、理论基础、特点。质性研究以情境性、现象性、整体性、行为性为特征,关注的是活生生的常人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在人类社会的存在,非常关注在现实的社会性相互作用中亲自收集资料,寻求种种社会现象和个人生活的真实述说,而不是所谓普遍性。 [关键词]:质性研究;定量研究;方法论 质性研究,又称质化研究,是指研究者置身于研究情景中,运用观察、访谈和文献调查等方法去接近、体验和理解被研究者,并力求从当事人的角度去解释他们的行动及其意义建构的过程。质性研究是相对于定量研究而言的, 是社会科学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它与定量研究一起共同构成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系基础。质性研究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以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旨在对质的研究的起源、理论基础、特点做阐述,以更深刻地认识和灵活地运用质性研究。 一、质性研究的起源 关于质性研究之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民族志研究就是对特定文化的人群进行详细、生动、情境化的描述,以探究特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1] 最早将质的研究方法应用于社会研究的是以社会学家乔治·米德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他们运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研究,其中也涉及到一些与教育有关的课题。到了20 世纪的中叶,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以生物工程、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体验到科学技术强大的生命力。缘于对科学技术的崇拜, 兴起于20 世纪初的量化研究方法以其数量化、精确化、形式化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而深受研究者的青睐,量化研究盛行,质的研究受到冷落。到了20世纪70年代,越来越泛滥的量化研究引起了西方部分研究者的反思,他们认为量化研究将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作形式化、凝固化、简约化和静态化的处理时,损害了社会现象本身的整体性、意义性和动态性,未能在微观层面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2]质的研究方法正好能够弥补量化研究的这些不足。他们重新审视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量化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重新认识质的研究之重要性,质的研究方法逐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采用。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陈向明博士为代表的少数研究者,也开始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社会科学(主要是教育科学)的研究,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 质的研究首先基于解释学的理论,解释学发源于象征互动主义和现象学。[3]与实证主义相反,解释学认为价值和理论中立是不可能的,社会是人创造的,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受人类心智的影响。在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个人在感知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方面的认知特点,在需要、兴趣、价值观、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个性特点和研究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研究时的情感、情绪状态等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研究的进程。所以,解释学不承认研究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截然分开,认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主体的过程,通过主体反映出来的客体,其实是主体眼里的客体,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解释,是主体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客体的一种意义建构。此外,质的研究也吸取了人种方法论和文化概念论等理论的研究成果,强调研究者要了解人们的行为,就要努力进入当事人的经验世界,并设法将当事人潜在的或者说是暗含的社会文化转化为明显可见的特质。 三、质性研究的特点 当代比较成熟的质性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形成而渐趋成熟。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主张采用自我参照的现实性来代替客观的现实性。他们引用新物理学派的观点来否定因果律,尤其重视人的高级心理,提倡用历史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对人的思维、创造性、人际关系、共存意识等高级心理进行多信息源的综合性研究。同时,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创构的理论以及研究的方法,常常受到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心理学许多问题的研究也必须扎根于本土。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对定性的研究方法进行发掘和充实,形成新型的定性研究——质性研究方法。其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质性研究总是在某一自然情境中进行实地研究,具有情境性特征。它使研究者总可以在任一自然环境中,观察正在发生的情况,不用控制变量,对结果的解释也依存于所收集资料的情境。 第二,质性研究具有现象描述的特征。从现象学出发,对经历的现象进行认真细致的描述,而不是无端提出观点,得出结论。观察某一行为现象,努力去理解这一行为对行为人意味着什么。这种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避免被研究的现象形成先人为主的意见,依据事实资料,提出有效理论。 第三,质性研究关注研究对象的整体,具有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