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工程投资: 按1993年5月末的价格计算,三峡工程静态投资900.9亿元。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移民安置400亿元。 (3)工程作用: ①防洪 ②发电 ③航运 (4)三峡移民安置问题: 是三峡工程建设中艰巨、复杂而重要的任务。为保证移民工作的顺利,采用就地后靠、就近安置和开发性移民方式,促进移民安置的长治久安。 (5)可能产生的影响: 正面:主要发生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 ①有效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下游平原湖区的生态环境; ②有利于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 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的流量,改善水质; ⑤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的危害。 负面:主要发生在库区 ①水库淹没土地和文物古迹; ②移民和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③可能诱发地震,使库区滑坡的可能性增强; ④库区、库尾泥沙淤积严重; ⑤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收到一定的影响 ⑥水生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收到一定影响 ⑦水库蓄水可能加剧蚊虫滋生,影响人体健康。 要点·疑点·考点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自然地理 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山青水碧,平原地区河湖众多 土壤——长江以南广大丘陵,红壤广布,四川盆地紫色土,南方平原地区水稻土 经济作物和林果 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适宜植桑养蚕 ②两广、闽、台盛产甘蔗、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盛产天然橡胶 ③柑橘产量最大,分布最广,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桂圆、菠萝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 ④经济林木——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等 橡胶 剑麻 椰子 椰子 樟树 (5)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①粮食基地: “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均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②棉花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③糖料(甘蔗)基地: ④油料(油菜)基地:分布于长江流域。 ⑤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 ⑧亚热带和热带水果——亚热带分布最广-柑橘, 热带-香蕉、荔枝、桂圆、菠萝;热带-椰子(海南岛) ⑨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是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 ⑩林业基地: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经济林基地―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等主要分布于广大山地丘陵。 ⑦桑蚕基地: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成都平原)。 ⑥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 (6)农业灾害: 主要灾害:水土流失、洪涝与干旱。 3、工业: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 (1)矿产资源、能源的利用与开发情况 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 南方地区的煤、石油资源较少。 如何解决本地区能源供应问题? ①修建核电、水电站; ②北煤南运; ③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2)工业发展: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沪宁杭工业基地 南方南部外向型工业地带——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西南地区综合性工业 1、形成:是在高温多雨条件下发育而成 2、特点:贫瘠、酸、粘 (一)红壤的利用与改造 3、改造: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降低土壤酸性程度。 4、利用:种植茶树、油茶、杉树和马尾松等经济林木,防止水土流失。 (二)长江水患的治理 1、长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1)流域面积广大; (2)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流量大且集中在夏秋季节; (3) 支流多且南北对称,如果同时入汛,容易引起河水暴涨。 (4)中游河道弯曲,缺乏蓄洪、泄洪场所 人为原因 (1)主要是长江的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使得长江下游地区的河、湖淤积严重; (2)围湖造田等行为,导致湖泊萎缩,影响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排洪能力。 2、治理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措施: (1)在长江的中上游地区修水库、水利枢纽(三峡工程等) 下游地区加固江防大堤、建分洪、蓄洪工程等。 (3)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改 善生态环境,减少旱涝灾害,开始营造“长江中上游”防 防林工程。 (2)在长江中游地区退田还湖,提高湖泊的调蓄能力。 长江防护林工程的意义: ①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 ②减少旱涝灾害; ③增加植树地区的经济收入; ④ 减少水土流失; ⑤缓解农村用材林和“三料”(燃料、饲料、肥料)的紧张 ; (1)生态问题:水土流失 原因:能源短缺,乱伐森林 危害:①单位土地的产值高,单位面积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都比较大。 ②土层较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