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社区儿童保健全版.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促进感知觉、运动发育 多拥抱抚摸婴儿,和宝宝说话、交流、微笑、唱歌、音乐、全身抚触。 .新. * 婴儿抚触技术 次序 头 胸 腹 四肢 背 手法 推、滑 交叉推进 顺时针抚摸 挤捏揉搓提拉 轻推、滑动 永远微笑 开卷有心 四肢灵活 温柔顺畅 .新. * 5.预防疾病及意外 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母乳喂养方法及喂养姿势 用具及时消毒 按时接种疫苗 包裹方法合适 竖起拍背 .新. * (二)、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指国家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及人群免疫水平的调查分析,有计划地使用生物制品进行常规的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重要有效手段。 免疫程序:是指选择疫苗的接种对象,起始年龄、针次、剂量、途径、间隔时间、复种时间及联合免疫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础免疫。 * .新. .新. * 基础免疫:指人体初次、全程、足量地进行某种疫苗的预防接种,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麻疹疫苗。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要求,增加白破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 预防接种管理:对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新. * 卫疾控发[2007]305号疫苗免疫程序 疫 苗 接 种 对 象月(年)龄 接种剂次 接 种 部 位 接种途径 接 种 剂 量/剂次 备 注 乙肝疫苗 0、1、6月龄 3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 酵母苗5μg/0.5ml,CHO苗10μg/1ml、20μg/1ml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天 卡介苗 出生时 1 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皮内注射 0.1ml 脊灰疫苗 2、3、4月龄,4周岁 4 口服 1粒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 百白破疫苗 3、4、5月龄,18-24月龄 4 上臂外侧三角肌 肌内注射 0.5ml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 白破疫苗 6周岁 1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 0.5ml 麻风疫苗(麻疹疫苗) 8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 18-24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乙脑减毒活疫苗 8月龄,2周岁 2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A群流脑疫苗 6-18月龄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30μg/0.5ml 第1、2剂次间隔3个月 A+C流脑疫苗 3周岁,6周岁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100μg/0.5ml 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 甲肝减毒活疫苗 18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1ml 出血热疫苗(双价) 16-60周岁 3 上臂外侧三角肌 肌内注射 1ml 接种第1剂次后14天接种第2剂次,第3剂次在第1剂次接种后6个月接种 炭疽疫苗 炭疽疫情发生时,病例或病畜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围高危人群 1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上划痕 0.05ml(2滴) 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不能接种 钩体疫苗 流行地区可能接触疫水的7-60岁高危人群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成人第1剂0.5ml, 第2剂1.0ml7-13岁剂量减半,必要时7岁以下儿童依据年龄、体重酌量注射,不超过成人剂量1/4 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 8月龄(2剂次),2周岁,6周岁 4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第1、2剂次间隔7-10天 甲肝灭活疫苗 18月龄,24-30月龄 2 上臂三角肌附着处 肌内注射 0.5ml 2剂次间隔≥6个月 注:1. CHO疫苗用于新生儿母婴阻断的剂量为20μg/ml。2.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其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 .新. * .新. * .新. * .新. * .新. * .新. * .新. * 预防接种反应和护理措施: (1)正常反应:全身反应在接种后24小时内,表现:发热、有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个别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5-7天,出现散在皮疹。症状轻微,可以不做处理,多休息,多饮水。高热不退、症状较重要及时就诊。局部反应在接种后数小时至24小时,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局部反应重,要热敷,卡介苗局部反应不能热敷。 (2)异常反应:过敏性休克 晕针 过敏性皮疹 .新. * .新. *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禁忌症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 严格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