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南变迁认识对比剂肾病.ppt

从指南变迁认识对比剂肾病.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指南变迁认识对比剂肾病 曹衡 对比剂肾病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在排除其他病因的前提下,注射对比剂后72小时内发生的 肾功能急性损害或肾功能损害加重 ●血清肌酐(SCr)较基线水平绝对值升高0.5mg/d1(4.2 uol/L)或25%以上,并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大多数发生CIN的病例中,SCr的升高常发生于对比剂注射 后24-48小时,57天后到达峰值,并于7-10天左右降至正 常水平 CIN长期存在的问题 1954年首次报道 1例白血病患者行IVP术后出现急性无尿 PCI手术量逐年增加 复杂手术(CT0)开展,对比剂用量增 CIN发病率上升 CIN不容忽视的问题 ●CIN继低灌注性和药物性急性肾损伤后成为院内获得 性肾损害(ARF)的第三位病因,占所用获得性急性 肾损伤发病率的11% ●CIN与再狭窄、支架内血栓成为心脏介入的三大难题, 作为影响介入手术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CI 影响患者近/远期预后 多项研究证明:CIN不仅显著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和 增加医疗费用,增加了住院期间死亡率,并与远期不 良事件(死亡、中风、透析、心血管不良事件等)的 发生相关,对PCI手术的近期和远期效果造成明显影响 碘对比剂发展史 离子型对比剂一—1928年 Moses swick首先发明了用于 静脉肾盂造影的对比剂苯酸钠盐。50-60年代又出现 了一系列三碘化合物,如泛影葡胺等。其渗透压高 (1500m0sm/kgH20),副反应发生率高,肾脏耐受性 差 非离子型对比剂_—1969年,瑞典放射学家 Torsten首 先提出了非离子碘对比剂理论,并出现了第一代非离 子型对比剂——非离子型单体对比剂甲泛葡胺,肾脏 耐受性较离子型对比剂有了明显提高,但性能不稳定。 第二代非离子型碘对比剂 低渗对比剂(渗透压:600-800mosm/kgH20) 1971年,意大利 Bracco公司研制出首个非离子型单体低 渗对比剂——碘帕醇(典比乐) ≯1982年奈克明公司推出非离子型单体低滲对比剂碘海醇 (欧乃派克),同一时期还有 Schering AG的碘普罗胺 优维显),美国生产的碘佛醇(安射力)等 等渗对比剂(渗透压:290-320mOsm/kgH20) 80年代, Schering AG和GE公司推出了非离子型等渗 聚体对比剂—碘曲仑(伊索显)和碘克沙醇(威视 派克),其渗透压更低,缺点是分子量太大、粘滞度较 对比剂分子结构 离子单体 非离子单体 离子二聚体 非离子二聚体 对比剂分子结构 ■非离子型VS离子型 非离子型在水溶液中不产生离子,故渗透压低 非离子型分子结构中引入醇基,提高了亲水性, 降低了粘滞度 ■单体WS二聚体 聚体分子量是单体的两倍 对比剂分子量是粘滞度的决定因素,二聚体粘滞 度明显高于单体 对比剂各项理化特性一 渗透压 (mOsm/kg) 高(1,500) (600-850) (3 电离度 离子型 高子型 离子型 苯环数 二聚体 二聚体 名栋 泛影葡胺 海塞显 典比乐 威视派克 欧乃派克 优维显 安射力 粘度3 10-16cP 26 cPs 首选非离子单体的低渗、等渗对比剂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