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浅谈挫折教育的阶段性.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挫折教育的阶段性 一、幼儿阶段:提供锻炼的机会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心理学理论表明,在 0 到 6 岁期间,儿童的心理呈现出阶 段性的连续变化。 每一阶段儿童都会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只有抓住这 些突出特征才能对症下药,对婴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挫折教育。 0 到 岁儿童的行为多是无意识的,成人的细心照顾会使他们获得一种安全感。 1 到 3 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因为在此阶段儿童的语言、思维、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儿童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 开始要求成人把其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表现为孩子上街时, 自己喜欢独立行走等等。因此,此阶段是培养幼儿独立能力的关键时期。 2 .挫折教育的对策 放手锻炼幼儿,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担心孩子年纪小能力有限,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帮助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其实,让幼儿阶段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使孩子尽快独立。 如果父母出于对孩子的保护而不让孩子动手, 反而会让孩子由于缺乏动手的机会而无法尽快独立。 由于 2 到 3 岁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 开始喜欢自己尝试做一些事情, 因此,此时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关键期。 其实,当孩子用手抓饭自己吃时,就意味着孩子独立性的开始。面对 孩子这种独立性倾向, 父母一定要给予鼓励, 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动 手。如果在孩子独立性倾向正在发展的时候,没有给他适时的锻炼, 错过了时机,孩子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严重。因此,父母要尽量放开 手脚,让幼儿离开自己的保护圈,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吃饭和穿 衣等,孩子做错了也不要怕麻烦,让孩子反复做,让其在不断的实践 中找到正确的方法。 让幼儿独立面对挫折,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6 岁的幼儿与 1—3 岁的幼儿相比,语言、思维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又有了更大的发展,并且 3—6 岁的幼儿又面临着新的任务,即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进入幼儿园上学。 上学之后,幼儿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来自于生活自理方面的要求, 因此,生活方面的成功经验就成为幼儿入园后自信心的最初来源。 专家认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在其他方面的抗挫折能力一般来讲也是比较强的。 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适应较快,会产生更多的自信,自信心增强以后,在其他领域面临挫折时也会表现出较强的抗挫折能力。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果父母对幼儿的生活包办代替得太多, 孩子很容易就能完成一项任 务,造成幼儿几乎没有独立面对挫折情境的机会, 同时也养成了幼儿 对父母的依赖。所以,父母要给幼儿独立面对挫折的机会。当然,大 部分幼儿在第一次独立面对挫折时,往往会产生畏惧感和退缩行为, 这时如果父母仍然包办代替, 那么幼儿一直都不能跨越这个阶段; 如 果父母坚持要求并鼓励幼儿自己去克服他所面临的挫折时, 幼儿在克服挫折的过程中就会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信心也会得到增强,抗挫折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挫折情境, 幼儿就不会再产生畏惧感和退缩行为,而是充满自信地去面对困难。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 在孩子独立面对挫折情境时, 一定要考虑孩子所面对的挫折难度,挫折要在幼儿的解决能力范围之内, 因为毕竟幼儿年龄还小,心理比较稚嫩,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还有限。 另外,幼儿的自信心除了来自幼儿的成功经验以外,还来自于 成人的积极评价。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注意鼓励他们,适 时地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使孩子感到自己的成功,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那些经常得到鼓励与表扬的孩子往往能够取得成 功,就是因为他们的自信更强,那些孩子,就可以用自己擅长的强项 或爱好,来有效地进行自我鼓励。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心理 平衡,而且可以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小学阶段:用事件创设困难与挫折的情境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阶段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性格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长, 其个性特质越来越固定,个性倾向性也越来越鲜明。学业的成败、社交的能力、师长的态度和同伴的评价对儿童形成自信心理还是自卑心理都有极为重要的 作用。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入学后加速发展, 自我评价的能力也进一步发展,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的独立见解, 自我评价的稳 定性增强。但自我评价的能力仍较低,善于评价别人,不善于评价自 己,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大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向抽象、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 即使到 了小学 4 年级以后,其认知还是带有很大的 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划分, 6 至 12 岁 是一个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的时期, 小学生正属于这

文档评论(0)

137****0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