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ppt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商隐诗两首》之拓展篇 如何鉴赏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 试(四川卷)考试说明》 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D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013年全国共有17套高考试题 其中有11套题都考查了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2013年新课标卷2)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 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诗中,诗人 以“雪压”表现梅生存环境之恶劣,烘托梅冒寒绽放的 坚贞不屈的精神;诗人强调梅于月明之夜绽放,乃借明 月烘托梅高洁的品格。可见,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 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 的精神和品格 (2013年天津卷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虽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 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 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 (zhu):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 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4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参考答案:(3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 响回廊”是实写,点明进令和环境;“明年此日 青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 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 向捉 (2013年辽宁卷) 竹轩诗兴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荼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 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 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 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 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 四、(2013年山东卷 山寺夜起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4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 如何描写的?(4分) 参考答案:(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 是白色,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 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 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 五、(2013年安徽卷 秋斋独宿[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并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 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 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袭人 “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4分) 六、(2013年浙江卷) 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 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 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 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 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 有迹死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5分) 参考答案: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 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 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②从艺术效 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 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七、(2013年江西卷 水调歌头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 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 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 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14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 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 分)参考答案:(2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 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 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 自好的情怀。(6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