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混凝土衬砌工程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混凝土衬砌工程施工方案 第 PAGE \* Arabic 1 页第 PAGE \* Arabic 1 页 东夹岙隧道混凝土衬砌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3.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J042—94; 4.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纸; 5.现场调查相关数据。 1.2 编制原则 以设计意图为主导,采取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 经济、实际施工方便可行、质量合格, 环保,尽量减小对周围环境及村民生活的影响, 用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以确保工程质量。 采实行科学管理、创建精品工程、确保优质服务。 东夹岙隧道是小沙至白泉公路工程的重要单位工程,位于干览。本隧道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80km/h,东夹岙隧道全长321m,起始桩号为K5+832~K6+128,进洞口明洞长30m,出洞口明洞长25m,全段位于直线上,无超高,纵坡为-0.003%的单向坡。洞口设计为削竹式和端墙式。 2、隧道主要技术标准 隧道按规定的远期交通量设计。 隧道设计速度 隧道几何线形与净空按80km/h设计。 隧道建筑限界 (4)本隧道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隧道建筑限界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确定: ①建筑限界基本宽度 行 车 道:W-2×3.75m; 侧向宽度:L-2×0.75m; 人行道:R-2×1.0 m; 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1.0m。 ②隧道建筑限界净高:5m,人行道净高:2.5m。 3自然地理条件 3.1地理位置 隧道区位于舟山本岛中北部。 3.2地形、地貌 拟建隧道区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为海岛丘陵区,是天台山脉的余脉及其北东延入海的出露部分。受流水作用、机械作用、风化作用、海水的冲蚀和搬运等外营力联合作用下,塑造了海岛区独特的地貌景观。按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分类,线路分区主要有侵蚀剥蚀地貌、堆积地貌和冲海积地貌。 隧道区地形高低起伏变化较大,海拔在1~180m 。 3.3气象、水文 (1)、气象 隧道区位于浙东沿海北部,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冬暖夏凉。据舟山气象局资料,多年平均气温为16.3℃,最热出现在八月份,极端最高气温为39.1℃,最冷月出现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5.4℃,极端最低气温为-6.1℃。据舟山气象站年降雨量资料分析,多年平均降水量1322.5mm,最丰年为1830.1mm(1997年),最枯年613.5mm(1967年),丰枯之比达3倍。全年降水集中在5~6月及8~9月份,这四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雨量的50%以上。历史上一日降雨量在150mm以上的暴雨共有3次,主要发生在8~9月份,其中一日最大降雨日为453mm(2005年8月6日),同步最大24h降雨量476.7mm;最大三日降雨量在200mm以上的暴雨共有6次,其中最大值为534.3mm,出现在2005年9号台风“麦莎”期间。因受季风影响,夏季多行东南风,频率为21~27%,冬季多行西北风,频率为20%,春、秋两季以北风为主,频率为12~19%。强台风风向以东南风和西北风,最大风速24m/s(1979年3月30日),台风季节瞬时风速超过36m/s。多年平均潮位0.22m,多年平均高潮位1.22m,多年平均低潮位-0.83m。3~6月为雾季,年平均雾日数为16.3天,最多雾日数为29天。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9~80%,日最小相对湿度为11~14%。 (2)、水文 隧道区水系多分布于沟谷,雨季水位猛涨,枯水期流量小,甚至干涸。隧道周围小水库和水塘较多,主要分布于山麓沟谷区,一般水深5~10m;小河流一般水深0.5~2m,为小型天然小河流。水库多分布在冲沟沟口,两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沟谷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补给。 4、隧道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提供的《定海小沙至白泉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隧道的地质概况与评价如下: 4.1区域地质 路线所经地区属华南地层区,前泥盆纪变质岩组成基底,但未出露,上侏罗统陆相火山岩系出露于山地;第四系冲海积地层组成上组,分布于平原及滨海区,在广泛的山麓地带及冲沟中,分布着坡积、坡洪积和冲洪积组成的上更新统上组,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 (1)、地层岩性 漫长的地质时期,受地理位置、古地形、新构造运动、海面升降等因素影响,经受频繁的岩浆活动,地质构质较复杂。 路线经过地层主要广布上侏罗统陆相火山岩系。其岩性以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分布有上侏罗统西山头组()和高坞组()。 上侏罗统西山头组():主要为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夹火山沉积岩。下部为

文档评论(0)

136****76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私信联系。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