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教案1.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的歌会》教案 1 知识技能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的方法。 过程方法 1、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3、利用学习本文的机会学会观察民俗、民风,体验生活,开展综合性学习。 情感态度 学习本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导入: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 沈从文从遥远的湘西走来, 他的《边城》、《长河》、 《萧萧》像一块块的冰清玉洁的翡翠带着中国浓郁的乡土气息清新自然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沈从文象一座通往乡土古寨的桥梁,湖南、四川、贵州交界的偏远地带的民俗风情,随着他 的文学作品的流传, 一天天被人们所了解。 今天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沈从文的 《云南的歌会》 ,一齐来领略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 2、云南风俗简介: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占有特别 重要的地位, 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之间互相爱慕, 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 以歌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对婚姻的祝福, 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快乐。 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 就往往靠那些知识渊博、 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 3、沈从文简介 略。 二、多元对话,自读自悟 1、组织学生自由选取喜欢的阅读方式与文本对话。 思考:云南的歌会”有哪三种形式 ? 小结:本文描写了三个场面: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2、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采用比较阅读,分析比较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在内容上的侧重点和写作手法上的差异。参考意见: 山野对歌具有对抗赛的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作者主要写唱歌人,在外貌,神态 等方面对演唱者进行工笔描绘, 云南女子的独特服饰, 高超的打秋千本领, 显示了她们开朗、活泼和充满智慧的性格美。 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 作者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 天空蔚蓝、 花儿盛 开,鸟鸣悠悠,婉转动听。 村寨传歌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作者写传歌的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点面结合,生动精妙的向我们展示了云南的民风民俗,让我们领略到一种独特的地域美。 3、指名朗读 2~ 3 段,要求其余学生思考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山野对歌并做批注。 教 第 1 页 共 5 页 师在组织学生研讨时应引导大家注意“山野对歌”的民族特色, 比如,南方少数民族生活在 大山、 丛林里, 所以对歌的地点就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 参与对歌的多是年轻男 女,所以“唱的多是情歌酬和”,不少年轻人还因此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 小结:这一片断首先介绍了对歌的地点和内容, 然后主要通过描写对歌中的年轻女子的动作、神态、外貌来表现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快。文中对唱歌的女子的描写,特别是对她的衣着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位聪明、开朗、勤快的少数民族农家女子形象。 4、这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第一段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 真实细致, 第二段着力描绘人物的神韵气度, 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小结: 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可以直接描写,可以间接描写;语言可以朴素自然,也可以浓墨重彩。选择哪一种方法,全看表现人物的需要和自 识记知识性内容。 自选方式倾听文本,注意读准文中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如 蹲踞、凹处、譬喻、应和、下坠 、淳朴、别开生面、哑口无言、若无其事、引经据典、扶摇直上等。 思考教师布置的问题并解答。 讨论、分析、归纳,明确。 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学生 边听边做批注。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比较两段人物描写、发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己的喜好,但核心一定是让人物符合人物的特点,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自由阅读第四段,体会本段优美传神的景物描写。提示:抓住关键性词句分析。分析示例: 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用了拟人的修辞,显得活泼生动,它的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了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 小结: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绘形、绘声、绘色,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描写:有静有动。作者运用动静结合、声色相融的手法,使这幅立体自然画卷真得是美不胜收。 6、老人常说“十年难逢金满斗”,默读第 5 段,将“金满斗会”与前两种形式的歌会 比较,说说“金满斗会”的难得之处在哪里?归纳:“金满斗会”与前两种歌会形式相比,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人多: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场面盛况空前。 时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