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PEG介导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姓名:常天易 系年级:海洋生命学院 2012 级 专业:生物科学 科目: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 学号: 12050011006 PEG 介导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对体细胞融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2)、通过PEG介导鸡血细胞融合,初步掌握利用PEG介 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真核细胞通过介导和培养, 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 核的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融合, 通过此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种类的细胞 的融合。基因型相同的细胞融合称为同核体(homokaryo n),基因型不同的细胞融合称为异核体(heterokaryo n) 目前,诱导细胞融合的技术主要有三种:病毒,聚乙二醇(PE G),电激。第一种方法是通过生物病毒的方式,诱导细胞与细胞之 间的融合。后两种方法通过化学物理的手段使得细胞膜的膜脂类分子 的排列发生变化,去掉作用因素后,质膜分子的排列恢复原有的形态, 在恢复的过程中,可以诱导相接触的细胞发生融合。 PEG介导的细胞融合,其融合效果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①、PEG的分子量与浓度 PEG的分子量及其浓度越大, 细胞融合效果越明显, 但对细胞 的毒性也越大。 本实验使用的PEG分子量为4000D, 浓度为5 0% ②、PEG的ph值 经验证,PEG的浓度在8 . 0~8. 2时,融合效果最好 ③、PEG处理时间 处理实验越长, 融合效果越好,但对细胞的毒性也越大。故一般 将处理时间限制在1分钟以内。 本实验不涉及后续的细胞培养, 所以 处理时间可适当放宽至数分钟 ④、融合时的温度 温度越高, 细胞膜脂质的流动性越好, 故在细胞可以承受的范围 内,适当的提高温度有利于细胞的融合 三、实验材料 新鲜鸡血 0. 85%生理盐水 GKN液 50%PEG液 四、实验步骤 取出鸡血悬液 1ml,加入 0.85%生理盐水, 4ml ,混匀。 1200r/min 离心 5 分钟,移除上清液 加入 4ml 0.85%生理盐水,重悬细胞, 1200r/min,离心 5min , 移除上清 加入 4ml 0.85%生理盐水,重悬细胞, 1200r/min,离心 10min, 移除上清 向离心沉淀中加入 2mlGKN ,使之成为 10%的细胞悬液 取血球悬液 1ml,加入 0.5ml 50%的 PEG 液,混匀,开始计时 从计时开始,到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为止。将处 理 1、2 、3、4 分钟的细胞样品,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视野内融 合细胞的核数和视野内细胞的总核数,从而计算融合率 计数视野内融合细胞的核数和视野内细胞的总核数,从而计算融 合率 视野内融合细胞的核数 融合率 100% 视野内细胞核的总数 五、实验结果 本实验分为四个实验组, 经 PEG 处理的时间分别为: 1,2,3,4 分 钟,各个实验组中视野内融合的细胞的核数,视野内细胞核的总数, 融合率如下: 视野内融合的细胞的 视野内细胞核的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