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教师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边五中 八 年级 语文 科导学稿 主备人 朱建军 备课组审核 领导审核 总第 课时 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第_1__课时) 记录、补充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 2、朗读背诵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点、教学难点: 1、重点: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月亮始终受到到文人的青睐,一缕月光勾起了文人对亲人的思念,多情的月儿牵动着文人的情肠,思家时它能给你以慰藉,烦恼时它能抚平你受伤的心,那么说两句有关“月亮”的诗句......每每提起月儿老师就会想起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板书课题)它是什么文章呢?即兴小品,就像我们做了一件事,回去随手把它记下来。专家说它是神品,为什么?慢慢地学习每个人找到自己的答案。 (一)自学预习 1、写两句有关“月亮”的诗句。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在诗词、散文方面有巨大成就,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上均有惊人的成就。?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诗:?他与江西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他开创豪放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绘画:他擅长画竹,自成一体。 ?3、给加点字注音 遂 (suì) 寝 (qǐn) 藻(zǎo) 荇 (xìng) 柏(bǎi) (二)合作探究? 1、范读:(老师最喜欢《记承天寺夜游》,也最喜欢读《记承天寺夜游》 (提示:读出文言文的味道;读出宁静的气氛;读出一点游得的兴致;读出复杂的情绪) 2、自由读课文,以你喜欢的方式。3、个别读文,4齐读课文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译读:(为了便于自读自讲,我补充了注释。。我观察你们的活) (重点词语注解:解衣欲睡:脱下,解开 户:门、窗户(木兰当户织”,“足不出户”,“夜不闭户”,) 欣然:高兴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遂迷,不复得路:终于)就 至:到 寝:睡 盖:原来是(《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核舟记》盖大苏泛赤壁云 ) 但:只是,只(《口技》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寻张怀民。(寻找)未果,寻病终。(不久)(知识的迁移,前后的贯通) 1)自己译文。(批注译文) 2)合作译文。 3)质疑解答。 4)汇报展示。 (三)精讲提升) 赏读:(朗读不只是朗读,还要体味,语速不能急,要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邮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 文虽仅仅84字,但表达方式是多么的丰富,为了便于背诵记忆,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思考 根据记叙、描写、抒情将文章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次是这样的清晰:(可以分为2层或者4层) (明确:1寻友玩游;2庭中月色;3、对月感慨) ((2)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专家说这篇文章是“神品”,你认为美在哪里? 美在篇幅精短; 美在内容丰富; 美在月色描写;美在情感波澜;美在层次清晰;美在表达方式多样;美在一笔两写;美在借景抒情;美在画面精美; 美在比喻精美;美在动静结合。。。 从文中“遂至承天寺”可看出苏轼想找怀民月夜漫步时的不假思索,由此可见二人友谊;而“怀民亦未寝”更是体现出二人的不谋而合、心有灵犀。这也证明两人乃同道好友。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更是直接表明了作者与张怀民的志同道合。 教师归纳:文中写景只用了18个字,就创造出一个空明溢清、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水、藻、荇、竹、柏全是比喻,先是明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月光如水,本是人们用俗了的句子,而作者却能翻新意,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是无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出奇制胜。第二句用借喻,以客代主,索性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

文档评论(0)

sxah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