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并购——海外上市企业的暗礁.pdf

恶意并购——海外上市企业的暗礁.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恶意并购——海外上市企业的暗礁 作者:刘崇献 从盛大恶意并购新浪谈起 近期盛大收购新浪几乎得手,在中国引起悍然大波,被媒体形容 为盛大“偷袭”新浪,盛大“偷吃”新浪,盛大“强奸”新浪,其本 质是盛大对新浪的恶意并购。该事件之所以会在中国引起震撼,除了 新浪和盛大都是明星网络企业带来的轰动效应之外,还在于人们对并 购、特别是恶意并购不是很熟悉,此类事件一旦发生就出乎了大多数 人的意料。 所谓恶意并购是指并购方企业事先不和目标企业的管理层协商 而秘密购买目标企业的股份,最终使目标企业不得不接受条件出售企 业。在恶意并购的条件下,并购方企业通常得不到目标企业的管理层 的配合,相反,后者还会设置障碍阻挠并购。 这种情况在盛大收购新浪股份的过程中表现得很典型。在 2 月 19 日发布公告的时候,盛大已经在美国的公开市场上购买了新浪 19.5%的股份,已经成为了新浪的第一大股东。显然盛大在美国资本 市场收购新浪股票的时候是秘密进行的,没有和新浪管理层协商,从 消息披露后新浪管理层的反应,也可以看出是出乎新浪的意料。而各 国证券法对在公开市场上收购其他公司股票的行为规定了披露义务, 也就是收购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需要发布公告,向目标公司发出收 购要约。新浪后来仓促地制定了“毒丸”方案,企图阻止盛大的进一 步收购,这也是恶意收购中目标企业管理层的典型反应。 所谓“毒丸”是设计用来把恶意并购的价格或成本提高到令人望 而却步的程度。如果目标公司的设定数量的股票,比如 20% ,被一个 恶意并购者收购,则该项销售会引起每个股东都有权力以半价甚至更 低的价格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这种做法稀释了并购者手中的股票的 价值。股票的增加可能使得完全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变得令人难以接 受地昂贵。这也将迫使并购者和目标公司的董事会进行协商。新浪制 定的毒丸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如果盛大及关联方再收购新浪 0.5%或 以上的股权,购股权的持有人(收购人除外)将有权以半价购买新浪 公司的普通股”。现有股东行使权利以半价增持新浪股权将摊薄盛大 的持股,令收购计划无功而回。从后来陈天桥到北京和新浪主要股东 和管理人员谈判,可以看出新浪的“毒丸”反击起到了作用。 国内企业对恶意并购缺乏免疫力 中国企业对企业并购重组并不陌生,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国 内企业也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收购和重组,但是很少发生恶意并购,尤 其是典型的恶意并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中国资本市场形成晚,尤其是股票市场运行时间更短,缺 乏恶意并购赖以发生的土壤和环境。 第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殊,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并且非流通股往往占整个股份的大多数,不和公司管理层协商很难取 得达到控股比例的股票,这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恶意并购的发生。 第三,中国上市公司的所有制结构特殊,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国有 控股公司,国有股的大量买卖转让具有法律和制度上的障碍。 恶意并购发生的前提是要有资本市场的存在,首先从资本市场秘 密收购目标企业的股票达到一定比例,之后发出收购要约,然后通过 协商或者继续强行高价收购,达到控股比例而完成收购。其次,如果 目标企业的股票不是全流通,并且非流通股占大多数,那么只能通过 协商来收购股票,恶意并购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恶意并购很难取得 目标企业的配合,也就很难达到控股的比例。在全流通的情况下,也 许还可以通过高价继续强行收购其他散在股份,如果目标企业股权不 是过分集中还有成功的可能,而我国的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 的情况下,即使把流通股全部收购了也不一定能控股。此外,我国国 有上市公司一般具有一定的行业或者政府背景,所有权不明晰,其收 购和转让不完全符合商业规则,具有特殊的难度和不确定性。所以, 在我国“恶意收购”的风险和难度大得让人望而却步,因而很少出现 成功的“恶意并购”。过去发生的重组和收购也一般都是协商基础上 完成的,特别是在政府的“撮合”下完成的,通过协商完成的收购也 就谈不上“恶意并购”。所以,我国的上市公司和企业对恶意并购是 缺乏免疫力的。 恶意并购的危害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偷袭”新浪的企业也是中国企业,并且也 是中国互联网明星企业,无论能够成功完成并购,国人在感情上都是 能够接受的,甚至有的评论家指出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强强联 合”,是绝配。这桩并购是否值得欢呼目前还不清楚,搞游戏的能否 把这么大的门户网站经营好还不好说。盛大联姻新浪让人觉得有一点 “先结婚,后恋爱”的味道,这种联姻能达到“1+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9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