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心得.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陈明松 一、中医是世界观,中医是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范畴, 与中医有什么关系?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作为中医经典之首、 理论之源的《黄帝内经》是怎样说的。 《内经》有云: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中医典籍《内经》引入了阴阳学说,从对自然界的 认识出发,构建了一整套的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脏腑气血、经络针灸、病 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保健等等。这套理论的核心就是站在“天人合一”的角度,把人看 作与自然界相联系的、 本身既对立、 又统一的整体, 阴阳平衡就是健康, 阴阳失调就会得病, 阴离阳绝就会死人。 可以说, 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朴素的唯物观、 矛盾观、 系统观、 演变观、整体观构成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中医首先表现为思辩之学,其次才 是治病救人之学,说中医反映了一种世界观是丝毫不过分的。 同样,中医仍旧从朴素的唯物观出发,对人体生病这样的现象阐发出“有诸内必形于其 外”、“治病必求于本”这样的朴素的认识。因此,中医临床必先望、闻、问、切,通过问寒 热、察表里达到明虚实、辨阴阳的目的,这实际上是一个由症(外在表现)及证(病理) 、由 标(症状)到本(病因)的诊断过程。 二、中医探寻调理之法,中医追求养生之道 中医目前走下坡路是个不争的事实。对此痛心疾首之余也只能无可奈何。 我觉得中医本身的局限、现代中医学院教学方式的弊端、对中医理论不正确的阐发、片 面强调“经典”或过于强调中西医结合、对现代“快”生活节奏的不适应等等都可能是造成 中医目前面临困境的原因,但核心问题我认为是没有很好地秉承中医传统。 我觉得中医有以下三个重要传统。 一是中医治未病。这是指中医讲究把握病机。正所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 二是中医重视辨证施治。中医的辨证包含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发展变化、抓主要矛 盾、兼顾其他等几层意思。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考虑天时地理因素,再运用 三焦、六经、八纲、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立法用药。 《内经》中记载:黄帝问“医之治病也, 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歧伯回答说: “地势使然。”这说明中医自始就不是“头痛 医头,脚痛医脚”的,而是系统地、整体地看待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三是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对证下药,临症加减,极具灵活性。中药在性能上有四气、五 味、升降沉浮和归经,因由各种草药构成,中药组方讲究君臣佐使,还要根据症状的改变随 时作出变化,实际上就是讲究药物的有机结合、协同作用,这不是随意而为,而是非常严谨 的。 至于现代科技与中医的关系问题,我觉得仍然是一个如何更好地秉承传统和发扬传统的 问题,而不应该成为为创新而创新的问题。科技之于中医的入侵,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因是追 逐中药的高额利润。 中医传统治未病 (未雨绸缪)、重辨证 (标本兼顾)、讲配伍 (适应变化), 就是用外力——中药来主动、积极地干预人体的生理功能,使之自行向正常的方向转变,最 终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医实质上是重在“调理”而非“治病” ,是把 “养生”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理顺了,养好了,百病自然不生。 三、中医力求和谐之美,中医成就生活方式 中医是很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同样也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到这里,似乎 有点悬乎,但事实的确如此。 《内经》上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 “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这 里强调的是人与自然息息相通, 人要与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的自然规律相协调、 相统一, 说白了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规律。只有适应了自 然规律,人体各项功能才能正常运行,精神活动才能正常。人是自然的产物,生命现象是自 然现象的一部分,受自然界的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