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田改水田项目建议书a.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辽河源镇“中德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万亩旱改水项目建议书 项目概要 辽河源镇位于吉林省东辽县东南部,地处东辽河源头,属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度地带,是东辽河发源地,东部、南部与东丰县接壤,西部与渭津镇为邻,北部与辽源市龙山区寿山镇;东辽县是国家命名的生态示范县,辽河源镇是生态保护最好的区域之一。 辽河源镇现有耕地21万亩,水田种植面积 万亩,其余全部是旱田,是东辽县重要的粮食主产区。 “中德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旱改水项目是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将园区规划内的育英村、大架山村、旱田全部改为水田,提高耕地的产出率,积极推广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模式,建设优质高效的标准化水田,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一、项目区概况 1、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位于东辽县东南部,育英村、大架山村和安平村三个村境内,距县政府驻地白泉镇四十公里,东邻营东高速。该项目区耕地集中连片,地下水资源丰沛,开发面积1万亩。2015年项目区播种面积1万亩,其中大部分农户以种植玉米为主,平均亩产 公斤。农户以种植业为主要生活来源,农民年纯收入 元/人。 2、自然水文情况 项目区为温带半湿润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每年平均降雨量为605.6mm,年日照2813小时,无霜期为128天左右,作物生长季节每天纯日照时数可达8.5小时,雨热同季,为制造积累有机物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项目区土壤以黑土为主,黑土层厚度为30—60厘米,有机质含量为3%—5%之间,中性反应,保水力强,通透性好,土质肥沃,易于农业耕作。 3、基础设施情况 项目区内主要河流有东辽河、拉津河、潘家河,属东辽河堤防保护范围,堤防顶宽6m,均达50年一遇防洪标准,防洪有保障。项目区有机电井7眼,大中小拖拉机40多台。 二、项目区农业种植结构不平衡限制农业经济发展 项目区内种植结构单一,全部以种植玉米为主,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结构的调整的要求,特别是针对玉米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家实施“去库存”的决策,导致玉米收购价格走低,农民在同等投入的情况下而收入因种植玉米收入减少,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旱改水项目的实施,引进水稻栽培种植技术,将项目区改为种植水稻,可以平衡辽河源镇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突破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 指出: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依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编制水稻、玉米、粮豆轮作等粮食生产核心功能区规划,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连片治理、集中投入、多元开发”; 到2016年调减籽粒玉米面积300万亩。到2020年调减籽粒玉米面积500万亩。到2025年调减籽粒玉米面积800万亩。 项目区历年来以种植玉米为主,地势平坦、多年受雨水侵扰,农户投入虽然不断增大,但受水涝灾害影响,玉米田亩产不高,效益低下,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耕种积极性。辽河源镇政府高度重视旱改水项目工作,结合东辽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项目区的各项条件完全符合水田种植的要求,可以通过旱改水大力发展水田种植。可以说通过旱改水项目的实施不但能够提高当地的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还可以为辽河源镇的水田发展工作起到一定的带动示范作用。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是气候条件适宜。项目区位于第三、四积温带之间,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适宜农作物生长发育。 二是增产潜力巨大。该区地势平坦,土质比较肥沃,地下水埋藏量丰富,在发展水稻灌溉,推广农业新技术上空间很大。如果采用先进的种植模式,农作物的增产潜力巨大,且品质良好,可为加工企业及农户增加更多的收入。 三是技术力量雄厚。辽河源镇有健全的技术推广、良种繁育、科技培训、综合服务体系。四级农科服务网络,可为项目区的各项新技术措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技术保证,可以随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是项目区的集体经济基础较好,具备工程建设所需自筹资金的能力。 五是项目区的农民群众思想素质及建设水田的积极性比较高,能够积极配合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计划顺利完成,达到项目建设预期效益,发挥巨大的带动作用。 四、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1、水资源概况 项目区位于东辽河源头,东辽河、拉津河、潘家河汇入至杨木水库,是辽源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水源地,地下水资源丰富。该区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其中作物生长季(5-9月)降雨量为400毫米左右。 项目区地形为易成井的河谷平原,地下水埋深为15—20米,水层厚度为20—25米,含水层为砾石和砂砾石,颗粒直径较大。属辽河水系浅层地下水,适宜成井深度30—50米,单井出水量为100—140吨

文档评论(0)

tiger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