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试卷1.docx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试卷1.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 - 试卷 1 ( 总分: 154.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A1 型题( 总题数: 33,分数: 66.00) 七情损伤,首先影响 精气 津气 心神 V 运化 七情首先影响心神——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 痰饮的致病特点为 阻滞气血运行 V 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 影响血脉运行 影响新血生成 痰饮致病特点为: (1) 阻滞气血运行:痰饮阻于经络、脏腑,妨碍气血运行,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 症状。 (2) 影响水液代谢:主要是影响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 (3) 易于蒙蔽心神:痰蒙心窍或痰火扰 神,出现头晕目眩,痴呆癫狂,神昏谵妄。 (4) 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痰饮 随气流行全身各处。并容易兼邪致病,病证繁。 下列哪项不是瘀血的致病特点 易于蒙蔽心神 V 易于阻滞气机 影响血脉运行 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瘀血的致病特点为: (1) 易于阻滞气机:血瘀必兼气滞,如外伤出血,局部气机郁滞,而见青紫、肿胀、 疼痛等症。 (2) 影响血脉运行:如瘀阻心脉出现胸痹心痛;瘀阻脉道,可血逸脉外;阻滞经脉,气血运行 不利,可见唇甲青紫,皮肤、舌面瘀斑,脉涩不畅。 (3) 影响新血生成: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肌肤甲 错,毛发不荣。 (4) 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下列哪项对燥邪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肺卫失宣,发为外燥病症 燥为秋季的主气,兼邪不同可分温燥、凉燥。温燥发于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由燥与热合所致,凉燥 发于深秋近冬寒,由燥与寒合所致 燥邪起病隐缓,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V D为湿性黏滞病程缠绵的致病特点。 下列哪项是结石的形成原因 饮食不当 情志内伤 药物服用不当 以上均是 V 结石形成的原因是: (1) 饮食不当:偏食肥甘厚味,内生湿热,蕴结肝胆,久而为胆结行;空腹吃柿子、 生枣。影响胃的受纳和通降,出现胃结石;饮用硬水等易出现肾结石。 (2) 情志内伤:情志失调,肝胆气 郁,胆汁蕴结,日久煎熬,形成结石。 (3) 药物服用不当: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使脏腑功能失调,药物沉 积而形成结石。 (4) 体质差异:先天禀赋差异,以至某些物质的代谢失常,形成结石体质。 下列哪项不是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中的不内外因 饮食劳倦 跌仆金刃 虫兽所伤 七情 V 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外所因——六淫。内所因——七情。不内外因一一劳倦、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 兽所伤。 下列哪项叙述与“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无关 湿性类水一故为阴邪 阴胜则阳病——尤以损伤脾阳为着 气机升降失常——胸闷、脘痞、二便不爽 病程的缠绵性——起病隐缓,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V D 为湿性黏滞的致病特点。 下列哪项不是湿邪的致病特点 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邪侵袭肌表,则恶寒无汗 V 湿为长夏的主气,也可见于其它季节 湿邪侵入所致病证称为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而致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邪侵入所致病证称为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 雨、居处潮湿而致。湿为长夏的主气,也可见于其它季节。 B 为寒主收引的特点。 下列哪项不是疠气病邪的致病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侵袭肌表,常兼他邪 V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可通过空气、口鼻、饮食、蚊虫可咬、虫兽咬伤、皮肤 接触等途径传播。致病特点为: (1)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来势凶猛,常见发热、扰神、动血、生风、 剧烈吐泻等危重症状。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刻而亡。 (2)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无论男女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既可大面积流行,也可散在发生。 (3)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具 有特异性,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每种疠气均有各自特异的临床特点和传变规律。同一种疠 气致病,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下列哪项不属于“内生五邪” 内风 内寒 内湿 内暑 V “内生五邪”包括: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 (内热) 。 下列关于六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 V 具有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相兼性的共同致病特点 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机体正常的适应范围或机体适应能力低下,不能适应正常的气候变化,六气变 为六淫侵害人体 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 候变化。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机体正常的适应范围或机体适应能力低下,不能适应正常的气候变化,六 气变为六淫

文档评论(0)

dingfulaow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