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教学语文模拟习题.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0 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技术许多突破是在智商领域产生的。 从 AlphaGo 到自动驾驶, 我们正亲历人工智 能的飞速发展。 前不久, 科学家研发出在专业麻将平台上晋升十段的人工智能系统。 与棋类活 动相比,麻将具有更复杂的隐藏信息和不确定性,更为困难。 如果我们把围棋视为人类智商的旗帜, 那么艺术创作则是人类情感的凝聚。 人工智能在这 一领域能否取得同样的成功?一直以来, 人们坚信艺术创作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然而,艺术果 真是人类独有的天赋吗? 人们普遍认为: 艺术创作之所以为人类独有, 不仅仅出于技艺的娴熟, 更因为人类创作者 有完整的人生经历。 一个创作者的生平际遇越丰富, 他的创作就可能越深厚, 作品越能够与创 作者有机联系在一起。人工智能显然没有人生经历。 然而, “失忆者假说 ”有力挑战了这种看法。假设一个人类失忆者突然醒来,属于他的过 往“人生经历 ”已全部在头脑中丧失,他只能依靠过往的音视频资料和他人讲述,复原自己的 人生经历。 “经历 ”于他只是一个既不真实、也很有限的数据集。这个失忆者是否还算是一个 有资格的创作主体? 对于尝试艺术创作的人工智能系统而言, 它的境况与上述人类失忆者极为相似。 该假说使 我们能够尝试为人工智能构建虚构的人生经历,而不必拘泥于这 “经历 ”是否有限。人们的经 历总是或多或少重合的, 通过类似的人生经历, 我们可以去推定并补全一个有限的集合。 在中 央美院最近举行的一场画展上,人工智能机器人 “微软小冰 ”创造了 7 个人工智能画家, “他 们”都有各自的人生背景。 观众不仅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画家丰富的人生背景, 并且能够观察 到 7 位画家各自作品的一致性。 与人类一样, 这些画家并非随机创作, 而是能够将人生与情感 贯穿在其生成的每一幅作品中,观众能够通过作品进入创作者的 “人生 ”之中。 利用人工智能,我们有机会为许多人类艺术家保留他们创作巅峰时期的能力,并辅助他们 延长创作期长度; 通过对历史上著名艺术家的学习, 我们有机会让数百年前的艺术家 “复活”, 去创作具有当代命题意义的新作; 我们甚至有望通过融合不同艺术家的技法, 去创造全新的艺 术创作能力。唯一令科学家沮丧的是, 尽管观众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人工智能创作者的 “心情 ”, 但这些 “创作者 ”自己并不能从中体会到乐趣。我们做不到,也无意于去创造具有自我意识的 人工智能,人类是人工智能的全部意义。 摘编自李笛《人工智能新创作主体带来新艺术可能》 材料二: 在传统观点里, 写作被看作一种天赋。 但 2014 年德国的神经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挑战了这 种看法。该研究通过对比职业写手和业余写手的大脑状态发现: 职业写手大脑里的 “左尾状核 ” 区域会更频繁地被点亮,这个区域已经被之前的研究证明和音乐家、职业运 1 动员的专业技能密切相关。 这一研究说明:职业化写作也是一种经过刻意练习训练出来的技能。 它提示我们: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也可能具备写作能力。 深度学习的核心在于: 即便算法并不了解做某一件事的具体方法, 但是通过极其复杂的计 算,它能算出不同策略达成目标的概率, 最终找到最优策略。 深度学习算法已经在一些需要刻 意练习的领域实现了巨大突破:通过自己跟自己下棋, AlphaGo 打败了人类顶尖围棋手; AlphaStar 通过自己跟自己打游戏,打败了人类顶尖电竞玩家。类似的思路,或许也能用在写 作上。 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开发了一款叫 GPT-2 的人工智能写作程序。在没有人类指导的情况 下, GPT-2 用 1 个小时处理了《纽约客》杂志从 2007 年开始到今天全部的非虚构文章。如果 让一个人读完这些内容,至少需要两周。根据这些数据, GPT-2 把《纽约客》文章的特征进行 了分门别类,如常用词汇、叙事性的修辞以及文章行文节奏等。然后,实验者让 GPT-2 写一篇 海明威的人物特写,这篇作品让资深记者都拍案叫绝。 不过, GPT-2 也有一些明显的缺陷,如缺乏常识、无法区分非虚构和虚构等。当实验者让 GPT-2 基于它已经写下的文字进行下一步创作时,发现算法生成的文字越来越乱,最终变成了 无法辨认的胡言乱语。基于以上考虑, OpenAI 公司暂时拒绝发布全能版 GPT-2 。 摘编自邵恒《作家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材料三: 近日深圳交响乐团演奏了全球首部 AI 交响变奏曲《我和我的祖国》。据了解,研究团队 为训练出具备乐曲创造能力的 AI,专门为其打造了歌曲库、创作规则库和乐器声源库等六大 数据库,囊括百万量级的作曲素材,让 AI 通过结构性、系统

文档评论(0)

135****42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