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的内容分析研究.doc

我国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的内容分析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的内容分析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微课较好地契合了微传播时代高效、便捷的传播特征和随时随地、按需学习的需求,近年来广受重视。本文以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以中国微课网为样本,通过系统抽样,从21,814节微课资源中抽取500节作为研究样本,从选题设计、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学习支持与互动、技术与艺术水平、评价与反馈五个维度进行内容分析研究,系统梳理出我国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反思了我国在微课开发与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优化与改进的有效策略,希望对我国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微课;内容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编号】1009—458x(2015)04—0056—07   一、研究设计   (一)选择研究对象   中国微课网[1]是教育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的官方网站,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中小学微课资源平台。其中收录了21,814节来自全国一线中小学教师的微课作品,内容涵盖中小学全学段与全学科,教学形式丰富,课程类型多样,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我国中小学微课设计与开发现状。由于总体容量较大,为提高抽样的可操作性和样本的代表性,本研究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500节微课作为分析样本。首先对中国微课网的21,814节微课按系统默认排序进行编号,然后按照系统抽样的相关公式,确定取样间隔k=N/n=21814/500≈44,接着决定抽样起点R=(k+2)/2=23,最后以R(23)为起点,顺序抽取第R+k直到R+(n-1)k共500个单位为样本。   (二)确定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又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2]具体来说,内容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分析方法的特征是“客观”“系统”“定量”,内容分析的结果通常表现为大量的数据表格、数字及其分析[3]。内容分析法提供了一种将定性研究内容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从而能更为明确地发现隐含在定性内容之间的特征和规律。本研究正是希望通过内容分析法,并辅之以卡方检验对关键变量进行交叉分析,以直观的量化数据描述我国当前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透视微课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三)设计内容分析类目表   内容分析法的关键在于内容分析类目表的建立。类目表的设计需要遵循类目设计的科学性、客观性、完备性、独立性、可比性以及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为达到上述类目表的设计要求,本研究的内容分析类目表的设计以教育部发布的网络课程评价规范[4]和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评审标准[5]为主要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再充分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以完成类目表的初步设计,进而又将类目表初稿分别发给三位专家进行意见咨询。最终确定了选题与设计、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学习支持与互动、技术与艺术水平、评价与反馈5个一级分析类目,18个观测变量,80项评价指标,形成如表1所示的类目分析表。   表1我国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内容分析类目标   [类目\变量\指标\选题与   设计\时长\0-5分钟;5-10分钟;10-20分钟;20以上分钟以上\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其他\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其他\主题\关键概念教学;难点突破;课后拓展延伸;基本知识讲解;题型精讲;考点归纳;方法传授;经验传递\课程类型\讲授型;问答型;启发型;讨论型;演示型;练习型;实验型;表演型;探究学习型;合作学习型\教学设计   与教学   组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方法\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工具\教学组织\快速引入课题;授课精练;重点突出;总结收尾快捷得当\教学语言\规范清晰;简洁精练;幽默风趣;与时俱进\支持与   互动\支持资源\微教案;微;微习题;微反思\互动设计\互动性测试;师生或生生互动(如学习者在线或离线提出问题,老师答疑)   师生与媒介互动(追踪个人学习记录,推送相关学习资源等)\技术与   艺术\技术模式\摄制型;录屏型;软件合成型;多种混合型\技术水平\图像稳定;画质清晰;声画同步;语音清晰\艺术水平\背景页面简洁统一;动画色彩造型和谐;板书注解合理恰当\评价与   反馈\总体效果\目标达成;教学特色;教师风采\描述性评价\用户评论;作者互动\量化评价\点击播放;人气投票;人气打分\]   (四)信度分析   “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是指两个以上参与内容分析的研究者对相同类目判断的一致性。”[6]它是保证内容分析结果可靠性、客观性的重要指标。内容分析的信度公式为: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