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夹具 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夹具 2.1 机床的加工要素(教材).docx

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夹具 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夹具 2.1 机床的加工要素(教材).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务2.1 机床的加工要素 一、机床的认识 (一)机床的发展历史 十五世纪的机床雏形,由于制造钟表和武器的需要,出现了钟表匠用的 螺纹车床和 齿轮加工机床,以及水力驱动的炮筒镗床。1501年左右,意大利人 列奥纳多·达芬奇曾绘制过车床、镗床、 螺纹加工机床和 内圆磨床的构想草图,其中已有曲柄、飞轮、顶尖和轴承等新机构。中国明朝出版的《 天工开物》中也载有磨床的结构,用脚踏的方法使铁盘旋转,加上沙子和水来剖切玉石。 工业革命导致了各种机床的产生和改进。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推动了机床的发展。1774年,英国人威尔金森(全名约翰·威尔金森)发明了较精密的炮筒镗床。次年,他用这台炮筒镗床镗出的汽缸,满足了瓦特 蒸汽机的要求。为了镗制更大的汽缸,他又于1775年制造了一台水轮驱动的 汽缸镗床,促进了蒸汽机的发展。从此,机床开始用蒸汽机通过曲轴驱动。 1797年,英国人 莫兹利创制成的车床由丝杠传动刀架,能实现机动进给和车削螺纹,这是机床结构的一次重大变革。莫兹利也因此被称为“英国 机床工业之父”。 19世纪,由于纺织、动力、交通运输机械和军火生产的推动,各种类型的机床相继出现。1817年,英国人 罗伯茨创制 龙门刨床;1818年美国人 惠特尼(全名伊莱·惠特尼)制成 卧式铣床;1876年,美国制成 万能外圆磨床;1835和1897年又先后发明 滚齿机和插齿机。 工业技术发展的中心,从十九世纪起就悄悄从英国移向美国。在把英国的技术声望夺过去的人中,惠特尼堪称佼佼者。惠特尼聪颖过人,具有远见 卓识,他率先研究出了作为大规模生产的可更换部件的系统。至今还很活跃的惠特尼工程公司,早在19世纪四十年代就研制成功了一种转塔式六角车床。这种车床是随着工件制做的复杂化和精细化而问世的,在这种车床中,装有一个绞盘,各种需要的刀具都安装在绞盘上,这样,通过旋转固定工具的转塔,就可以把工具转到所需的位置上。 随着电动机的发明,机床开始先采用电动机集中驱动,后又广泛使用单独电动机驱动。 二十世纪初,为了加工精度更高的工件、夹具和 螺纹加工工具,相继创制出 坐标镗床和 螺纹磨床。同时为了适应汽车和轴承等工业大量生产的需要,又研制出各种自动机床、 仿形机床、组合机床和 自动生产线。 1900年进入精密化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单一的车床已逐渐演化出了铣床、刨床、磨床、钻床等等,这些主要机床已经基本定型,这样就为20世纪前期的精密机床和生产机械化和半自动化创造了条件。 在20世纪的前20年内,人们主要是围绕铣床、磨床和流水 装配线展开的。由于汽车、飞机及其发动机生产的要求,在大批加工形状复杂、高精度及高 光洁度的零件时,迫切需要精密的、自动的铣床和磨床。由于多 螺旋线刀刃铣刀的问世,基本上解决了单刃铣刀所产生的振动和光洁度不高而使铣床得不到发展的困难,使铣床成为加工复杂零件的重要设备。 被世人誉为“汽车之父”的福特提出:汽车应该是“轻巧的、结实的、可靠的和便宜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研制高效率的磨床,为此,美国人诺顿于1900年用 金刚砂和刚玉石制成直径大而宽的砂轮,以及刚度大而牢固的重型磨床。磨床的发展,使 机械制造技术进入了精密化的新阶段。 1920年进入半自动化时期。在1920年以后的30年中,机械制造技术进入了半自动化时期,液压和电气元件在机床和其他机械上逐渐得到了应用。1938年,液压系统和电磁控制不但促进了新型铣床的发明,而且在龙门刨床等机床上也推广使用。30年代以后,行程开关——电磁阀系统几乎用到各种机床的自动控制上了。 1950年进入自动化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数控和群控机床和自动线的出现,机床的发展开始进入了自动化时期。数控机床是在 电子计算机发明之后,运用数字控制原理,将加工程序、要求和更换刀具的操作数码和文字码作为信息进行存贮,并按其发出的指令控制机床,按既定的要求进行加工的新式机床。 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铣床)诞生(1951年)。数控机床的方案,是美国的 帕森斯(全名约翰·帕森斯)在研制检查 飞机螺旋桨叶剖面轮廓的板叶加工机时向美国空军提出的。在 麻省理工学院的参加和协助下,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成功。1951年,他们正式制成了第一台 电子管数控机床样机,成功地解决了多品种小批量的复杂零件加工的自动化问题。以后,一方面 数控原理从铣床扩展到铣镗床、钻床和车床,另一方面,则从电子管向晶体管、集成电路方向过渡。1958年,美国研制成能自动更换刀具,以进行多工序加工的加工中心。 世界第一条数控生产线诞 生1968年。英国的毛林斯机械公司研制成了第一条数控机床组成的自动线。不久 美国通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