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课件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筋膜室综合征课件;二、症状;三、病因:;四、病理; 3.坏疽:范围广、时间久的完全缺血,其结果为大量肌坏疽,无法修复,常需截肢。大量毒素入血可以导致休克、心律不齐和急性肾衰。    以上三种结果是骨筋膜室或肢体缺血的三个不同阶段,发展很快,急剧恶化,直至坏疽。    对多室性的或肌丰富部位的骨筋膜室综合征不仅是局部问题,而且是全身问题。此综合征早期血流尚未完全阻断,因此大量血浆和液体渗出毛细血管,将发生低血压和休克。大量肌组织坏死将释放大量肌球蛋白和钾离子等,从而发生毒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在酸中毒的情况下,肌球蛋白又容易在远侧肾小管中沉积,形成肾衰竭。加之低血压又使肾小管缺氧,使肾衰竭更为严重。酸中毒、高血钾和低血压等又可影响心脏功能,发生心律不齐。这些严重的全身反应实质上是挤压综合征的表现,既可在解除室内压以前出现,又可在解压后加重。;五、临床表现;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但应特别注意,骨筋膜室内组织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前臂8.66kPa(65mmHg)、小腿7.33kPa(55mmHg),就能使供给肌血运的小动脉关闭,但此压力远远低于病人的收缩血压,因此还不足以影响肢体主要动脉的血流。此时,远侧动脉搏动虽然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指、趾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仍属正常.肌已发生缺血,所以肢体远侧动脉搏动存在并不是安全的指标,应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协助诊断。    以上症状和体征并非固定不变。若不及时处理,缺血将继续加重,发展为缺血性肌挛缩和坏疽,症状和体征也将随之改变。缺血性肌挛缩的五个主要临床表现,可记成5个“P”,字:    (1)由疼痛(pain)转为无痛。    (2)苍白(pallor)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    (3)感觉异常(paresthesia)。    (4)麻痹(paralysis)。    (5)无脉(pulselessness)。;六、治疗;七、预防性的护理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贵在一个“早”字,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护理观察必须做到细致入微。护理工作者对四肢骨折或有严重损伤者应严密观察: (1)全身情况的观察,尤其是生命体征的观察,应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等情况,每15~30 min 1次。 (2)患肢的观察,高度关注伤肢皮肤的色泽、温度、末梢循环情况以及肿胀程度,特别是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最初72 h以内,应该密切观察患肢的末梢血液循环,特别是动脉搏动的情况,通常每15~30 min检查1次患肢的末梢动脉搏动情况,要与健侧肢体对比,要反复检查固定的松紧度,以及有无压迫现象,倾听患者对肢体疼痛的主诉,询问疼痛是否加剧。尤其在受伤早期,如发现患肢在短时间内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 (1)局部持续、剧烈的疼痛,用止痛剂也很难缓解; (2)患肢高度肿胀,触之皮肤张力变大,无弹性,皮色变紫发亮; (3)受累肌肉呈紧张状态,肌力明显减弱,屈肌挛缩,远侧关节呈屈曲状态,伸肌挛缩关节呈伸直状态。被动向相反方向牵拉发生剧烈疼痛; (4)患肢感觉减退或过敏,感觉消失;;(5)患肢远端动脉搏动逐渐减弱或消失;应立即报告医生,立即解除患者局部压力,同时应反复测量筋膜间室内压力,做好皮肤切开减压等手术的术前准备,当压力达到30 mmHg(4 kPa)时,就及时切开减压。不要等5P症状,即:疼痛(pain),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麻痹(paralysis)和无脉(pulseless)均出现时,才报告医生。对其宁可过早报告,而不可延误。 ;八、术后护理 ;九、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 ;十、功能锻炼 ; 谢谢;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